要闻动态
-
072025-04
吕思勉通史研究的大视野、长时段与判断力
吕思勉指出,“社会是整个的,虽可分科研究,却不能说各科研究所得的结果之和,就是社会的总相”,“各种专门史日益进步,而普通史乃亦随之而进步”。这里,吕先生说的“普通史”,就是他一生所致力于的通史,是要说明古往今来社会发展各阶段上的“一般状况”。对此,吕先生说:“现代史学上的格言,是‘求状况非求事实……
-
072025-04
吕思勉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评说
在近代中国史家谱系中,吕思勉先生既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大家,又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历史学家。他本人没有出国学习经历,但学术新知在他的史学研究中的融通程度却不亚于其他有过留学经历的史学名家;他的史学看上去不属于任何一种史学流派,却又与多数史学流派有着各种联系;他以通史、断代史撰述闻名,同时又被公认……
-
072025-04
第十八届政治哲学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秀伟)3月 29 日至30日,第十八届政治哲学论坛暨“中国的政治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隆重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段忠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石德才主持。……
-
072025-04
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
雷锋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其新时代精神内涵的传承路径为高校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生动教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强调要“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
-
072025-04
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的黄海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雷锋精神已成为中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 在黄海之滨的青岛,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青岛黄海学院将雷锋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以雷锋精神培根铸魂,筑牢师者立德树人的初心……
-
072025-04
数智技术赋能雷锋精神提升传播效能
数智技术引发社会意识传播的革命性变革,正在重塑包括雷锋精神传播在内的社会意识传播系统。数智技术的智能识别、数据联通、虚实融合、动态交互等功能,有助于促进雷锋精神传播的精准实施、共建共享、方法创新和过程监测。然而,数智技术赋能也存在本领不足、信息杂糅、虚实分化、规范缺失等现实问题,提升雷锋精……
-
072025-04
从“流量”到“留量”:数智化助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中国战略框架下,红色旅游作为承载革命记忆与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正经历着数智化赋能的转型升级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求,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赋能路径。这一转型升级不仅是对传统旅游业态的重构,更是数字时代文化基因激活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国红……
-
072025-04
国际史诗学大会在雅典开幕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杨雪)2025年4月7日,以“史诗传统与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国际史诗学大会在希腊雅典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共同主办,汇聚了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史诗传统的当代价值及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增进对史诗传统的深入认识……
-
072025-04
让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2025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的回信中指出:“新起点上,希望你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艺术事业的繁……
-
052025-04
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4月4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典礼现场 陆航 摄 今年公祭典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共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