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
-
272025-03
风火涅槃:文明秩序的艺术重构
近期,《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全国各地影院以及海外诸多国家火热上映,迅速掀起了观众的热烈讨论和广泛赞誉。这部影片不仅以其别出心裁的制作和生动的角色赢得了口碑,更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影片以传统神话为底本,巧妙地通过器物符号的现代化重构,……
-
262025-03
【大家印象·齐振海】真理、价值与文化的理论探索者(第一辑)
结合实践进行理论创新 https://www.cssn.cn/zx/zx_rdkx/202502/t20250228_5855097.shtml 各位专家学者,今天我们济济一堂,怀念齐振海老师,回顾齐振海老师的工作,纪念齐振海老师诞辰100周年。作为齐振海老师的一名普通学生,在接到这个会议通知以后,我的内心是无法平静的。齐老师的音容笑貌,他的生活和工……
-
252025-03
“徐崇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秀伟)3月22日,“徐崇温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徐崇温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当代国……
-
252025-03
AI for Sciences发展与研究范式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加速与科学融合,形成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s,AI4S)现象,即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方法(如深度学习等),来解决当代科学研究所面临的“数据灾难”和“高维灾难”问题,提升整体科研效率。当前的科学已进入复杂系统时代,所涉数据规模愈发庞大,且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
-
222025-03
《史记》中四种“岁首”说的深厚文化蕴涵
太史公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撰写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记载了起于传说中黄帝时代、迄于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除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之外,还有十表、八书,“表”是历史大事年月表,“书”是礼仪文化、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水利财用的“专门史”。《史……
-
202025-03
【人文学科的危机与未来专栏】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危机的反思
随着人工智能加速发展,重塑科研范式和产业业态,重构知识生产的学科布局,成为了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与“人工智能发展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空前繁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传统学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人文学科的发展前景。当下,所谓人文学科的发展“收缩”,究竟是对人文学科的“轻视”或“无视……
-
202025-03
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5中国经学论坛在济南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张清俐 通讯员 吴柱 杨煜林 王海昌)3月15—16日,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2025中国经学论坛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杜泽逊宣布大会开幕并主持开幕式。 打造经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发有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经学既是一门追……
-
192025-03
后智能时代的文科复兴
当今世界,AI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学术研究与教育的基本范式,尤其对人文学科有深远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技术浪潮并非孤立发生,而是与强大的行政力量合流,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政治”体系。这个体系以数据、算法、量化评估为核心,正在重塑文科的研究方式、知识生产机制乃至学术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文……
-
172025-03
继承齐振海老师的学术遗产——纪念齐振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袁贵仁老师提到,我们要开一个齐老师喜欢的会。所以,我特别希望齐老师的学生们能先讲讲亲身经历,让我们再次感受齐老师的精神。尤其是听了袁老师和韩震的讲话后,更觉得齐老师仿佛就在我们现场。? 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前沿是认识论,当时我热衷于研究认识论,在我心中,学术引领格局基本是“南……
-
172025-03
【书评】《大学》诠释与理学系统的建构
传统儒学与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者可以说,儒学的核心就是经学(李学勤先生语)。儒家有一个源远流长的经典诠释传统,其主要的立言方式,就是通过经典的诠释来表达出思想,创构义理的系统。这种思想生产和立言的方式,注重经典和文化的生命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与西方哲学那种“载之空言”,偏重认知和逻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