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关于义、利的讨论及儒学义利之辨的提出

¥1.75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10

字      数: 612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一 先秦关于义、利的讨论及儒学义利之辨的提出

义的观念早在西周时代就已出现,随着先秦哲学各流派的产生,关于义、利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其中,儒家关于此问题的讨论无疑最引人注目。本章首先将该问题置于先秦各流派争议之中进行考察,以便显示儒学义利之辨在创建初期就具有的独特个性。在此基础上,对儒学义利之辨奠基者孟子及重要发展者荀子的思想着重进行分析。

(一) 孔子、墨子及老子和庄子的义利观

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看,义的观念在西周初就有了,“义”主要作“宜”解。这是非常明确的事,此处不再引据资料证明。《中庸》说:“义者宜也”[1],也肯定和沿用了这个说法,用现代语言表达,“义”就是行为适当或正当。利的意思比较明白,一般指现实的物质利益。关于义、利的本来意思,各家基本没什么差别,差别在对义与利的关系理解。然而,通观《论语》,孔子将义利对举或者直接讨论利的地方很少,而是更多对义的强调,这一定程度反映了孔子以义为先的态度。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2]《论语》记载子路与孔子的问答:“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 君子是孔子和儒家所认为的理想人格,君子把义当作立身的根本,义是判断其行为是否适宜的最高标准。在直接将义、利对举的一处,孔子明确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 将对义利的态度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根据。《论语》又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5] 这进一步表明,孔子的观点是做事只需问合义不合义,至于有利无利,这是次等的事,或者是根本不必考虑的事。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李军时.跨越时空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若干重要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