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年谱汇纂

¥7.5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2-10

字      数: 2172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白朴年谱汇纂

元曲在古代文体链条中素与唐诗、宋词并称,然与后两者相较,元曲作家的事迹却所知甚少。元杂剧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王国维所说的“蒙古时期”是元杂剧的黄金时代,名家名作辈出。这一时期,由于白朴独特的家世及与元好问的亲密联系,白朴的身世事迹较为完备,对他生平的翔实考证,可为元杂剧兴盛期作家的认知确立一个标杆。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汇纂年谱的形式对白朴一生的事迹作编年研究。

引言

白朴年谱是元初杂剧家中材料最丰富的,近人所作年谱已有数种:苏明仁《白仁甫年谱》(1932)[1]、叶德均《白朴年谱》(1949)、郑骞《白仁甫年谱》(1971)、幺书仪《白朴年谱补证》(1983)、王文才《白朴年谱》(1984)、李修生《白朴年谱》(1990)、胡世厚《白朴年谱》(1991)及徐凌云《白朴年谱再补证》(1998)。可以说,白朴是元杂剧家的一把标尺,对他生平的研究或可对元初杂剧家群体的全面认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上诸年谱,在材料的运用上固有详略之别,在文献的阐释上亦意见纷纭,故而有必要对诸家所提供的原始材料再度阅读,对前辈学者们的观点意见重新审视,其中确为有证可据的积极吸收利用,而对推测性主观意见则兼及众说,择取其最合理者。这是本年谱的目标及意义所在。在作年谱之前,先制“山西隩州白氏宗谱图”如下。

“宗谱图”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有:元好问《遗山集》卷二十四《善人白公墓表》、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七《朝列大夫同佥太常礼议院事白公神道碑铭》及2000年安徽省六安市出土的《白氏宗谱》。按宋禧《题白太常三岁时手书卷后》诗序云:“太原白应章,以其曾祖太常竹梧先生三岁时手书八卦名,及诸名公赞美诗文卷示玄僖。玄僖伏玩之际,乃知太常为一代伟人者,非独间气所钟。元遗山先生于其作字时,以七言古诗美之,大有期待,而果如其言。盖太常生有异质,实能成于问学故也。”[2]这里所谓的“白太常”即白恪(字敬甫),曾任太常礼仪院佥事。由宋诗序知白恪号竹梧。又宋禧《赋白氏瓶中梅》诗序:“太原白子芳都事,居其父无为太守丧时,常折梅一枝,树新陶器中,其华既落,而布叶结实,蔚然有生意。当世诸名公以诗文美之,既成钜轴矣。其子应章乃索予诗,辞不获,为成五十六字。”[3]则白子芳系白恪孙辈,不知是否即上表所列之名贞、采、暹、辟、楙、枢、桂七人者之一,子芳当其字。

金哀宗正大三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1226) 一岁

生于汴京。王博文《天籁集序》:“甫七岁,遭壬辰之难。”壬辰为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上推七年,正是本年。

父华(字文举)为枢密院经历。(《金史》本传)

元好问为镇平令,时年三十七。(《金史》本传,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年谱》——以下简称施《年谱》)

王博文四岁。王恽《秋涧集》卷六十四《御史中丞王公诔文》:“大元至元二十五年岁在戊子秋八月十有一日,前礼部尚书、御史中丞东鲁王公薨于维扬之客舍。”诔文有“以公寿言,六十六秩”句,可知王博文生于金宣宗元光二年癸未(1223),是年四岁。

史天泽二十五岁。(《国朝名臣事略》卷七《丞相史忠武王天泽》)

杨果三十岁。(《国朝名臣事略》卷十《参政杨文献公果》)

金哀宗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宋理宗宝庆三年丁亥(1227) 二岁

随父母居开封。

元好问为内乡令。(施《年谱》)

胡祗遹生。(《元史》本传)

王恽生。(《秋涧集》附录王公孺《太原郡公王公神道碑铭》)

金哀宗正大五年/蒙古拖雷监国/宋理宗绍定元年戊子(1228) 三岁

随父母居开封。

文举曾往归德(今河南商丘)视察修城工役,又往卫州(今河南汲县)经画卫州帅府与武仙之恒山公府合并事。《金史·哀宗本纪》:“(至大)五年八月,增筑归德城,行枢密院拟工数百万。诏遣权枢密院判官白华喻以农夫劳苦,减其工三之二。又以节制不一,并卫州帅府于恒山公府,命白华往经画之。”

元好问以母丧罢官,居内乡白鹿原。(施《年谱》)

金哀宗正大六年/蒙古太宗元年/宋理宗绍定二年己丑(1229) 四岁

随父母居开封。

二月,文举权枢密院判官;五月,往邠州(今陕西邠县)处理军务。《金史·白华传》:“(正大)六年,以华权枢密院判官。……五月,以丞相赛不行尚书省事于关中,蒲阿率完颜陈和尚忠孝军一千驻邠州,且令审观北势。如是两月,上谓白华曰:‘汝往邠州六日可往复否?’华自量日可驰三百,应之曰‘可’。……华如期而还。”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都刘平.白朴年谱汇纂[C]//郭健.燕赵文化研究.第7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