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三重逻辑
摘要:政治共识是明确政治方向、整合政治力量、开辟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凝聚无产阶级内部共识组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和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逻辑主线中坚持凝聚政治共识的理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理论逻辑;从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寻找党凝聚“立党救国”“建国兴国”“改革富国”“强国复兴”共识,引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飞跃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历史逻辑;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发展、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现实逻辑。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1]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的改革和发展都必须以共识为基础,依靠共识提供强大合力。政治共识是明确政治方向、整合政治力量、开辟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凝聚政治共识是特定政治组织通过制定政治纲领,聚合同一时期生活在同一政治共同体内人们的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规范准则,确定政治实践的方向,将分散的、孤立的政治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作用于同一政治目标方向上的政治力量,为实现政治目标共同行动的政治方略。凝聚政治共识对政治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把政治共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表明,推动中国共产党事业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纲领和广泛的政治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实践经验,把握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内在逻辑,对于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一 理论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凝聚政治共识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没有关于凝聚政治共识的直接论述,但其著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凝聚政治共识的思想。作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无产阶级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凝聚政治共识理论原则,组织无产阶级力量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唤起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阶级意识与政治诉求,科学制定政治纲领,广泛凝聚政治共识,加强各政治力量之间的联合,凝聚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合力。
(一)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组织起自己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政党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1] 中国共产党
-
[2] 中国共产党与苏联
-
[3] 《中国共产党简史》
-
[4] 《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5] 《符号与政治:政治符号的相关概念》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符号
其他推荐
-
图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
作者:王海
图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
-
2
图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研究
作者:王永友
图书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研究
-
3
课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课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
4
图书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发展
作者:杨海蛟 秦国民
图书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发展
-
5
图书 《群众》周刊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
作者:张红春
图书 《群众》周刊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
-
6
图书 中国共产党私塾政策研究
作者:吴修申
图书 中国共产党私塾政策研究
-
7
图书 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理念、行动与特征
作者:于化民
图书 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理念、行动与特征
-
8
图书 中国共产党学习观研究
作者:马凯
图书 中国共产党学习观研究
-
9
图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
作者:杨小明
图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
-
10
图书 中国共产党防范执政风险研究
作者:肖子良
图书 中国共产党防范执政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