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致良知説

¥3.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03

字      数: 12383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王陽明的致良知説

摘要:《大學》講格物致知,孟子講良知,王陽明揚棄這兩個概念提出致良知,顯然是思想上的一次重要創新。他的致良知説體現了本體與工夫的一致,尤其强調了良知的實踐性,並與心結合,反映其心學的特徵,即其心學也稱爲良知心學。而對致良知與天理的辨析,則突顯了致良知的核心地位,它貫穿於陽明心學始終,王陽明正是在致良知的視野之下解讀包括心即理、格物、知行合一等思想。致良知説的價值在於高揚了人的道德主體性,主體内在的自主與自覺對塑造理想化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陽明良知心學的核心是良知,他在闡釋良知時也使用致良知,這兩個概念側重點、角度有所不同,如果説良知傾向於觀念層面,那麽致良知偏於實踐層面,但它們的内涵一致,而經常交互使用以表述同樣的内容。良知屬於人内心固有,是心有良知,心與良知天然地結合在一起,致良知之學從心開始。王陽明講致良知,又講體認天理,他對二者關係的討論突顯致良知的内在自覺性,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心學的内省特徵。

一 致與良知

致良知由致和良知兩個概念構成。良知源自孟子,王陽明對良知的分析,最基本的特點是先天性,指其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特徵。如他所説:“蓋良知之在人心,亘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不慮而知’,‘恒易以知險’,‘不學而能’,‘恒簡以知阻’,‘先天而天不違’,‘天且不違,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1]良知由人心所發出,在時空上綿延廣大,這裏引《孟子·盡心上》的“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周易·繫辭上》的“德行恒簡以知阻”,及《乾·文言》“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皆説明良知這一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特色,及良知與生俱來的本能,突顯其超驗性、先天性。另外,良知既簡易又能知險阻,貫通先後且與天地並存而相互協調,可謂神秘莫測,此段話概括了良知豐富而深邃的内涵。致則源自《大學》講的“格物致知”中的致知。良知與致知的關係是良知也是致知,所謂“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爲學者,異端之學矣”[2]。良知與致知、學一致,説明知與學並非單純知識而應包括道德,是知識與道德的統一體。

王陽明在良知前面加上致,是因爲“人孰無是良知乎?獨有不能致之耳”。致“是良知而行,則所謂‘天下之達道’也”[3]。致即實現良知,爲良知的展現,此爲“天下之達道”。踐履良知則天地以位,萬物以育,富貴貧賤、患難夷狄,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致與良知的結合,即致良知是人惟一的本性,如他在談及珍惜光陰時提出:“用致我良知,毋忝恒性。”[4] 要時刻致良知,不要有愧於這一永久的本性。致良知是致知,有自知之明就是良知,致此良知以求自慊,就是致知。[5] 致也是培養,良知自知,致而養之,不待學慮,千變萬化,皆由此出。[6] 從某種意義上説知就是致,致良知中的知即是一,知本神,知之不昧,就是致。[7] 致使知具有實踐性,致良知强調了良知的實踐價值,也是一切善行的創生動源。王陽明自謂:他所講的良知二字是從萬死一生中體悟出來的,其中有多少積累在,學者看得太容易却不肯致良知,如同反把黄金作頑鐵用了。[8] 如果不致,良知恐怕失去其作用。有人説他“除了致良知一句,更無伎倆”。他也自認“我原只有這些伎倆”[9]。對發明闡釋致良知十分得意。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汪學群.王陽明的致良知説[C]//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學刊編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學刊.第十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