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网下的“新主体”

¥1.04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4-01

字      数: 3429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第一节 泛在网下的“新主体”

虽然泛在网与互联网同属于网络媒介,但作为网络媒介的高阶形态,泛在网的信息方式势必在深度与广度上更胜于互联网,尤其体现在其对“主体”的新构建。

一 泛在网及其信息方式

泛在网并非一个独特的、新型的网络媒介形态,它是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的网络媒介形态,是网络媒介发展的未来形态。互联网是网络媒介的现时形态,物联网的发展正是搭建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之上,通过在物理实体中部署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或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现更大范围的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补偿互联网信息交换的局限性。当物联网技术囊括了信息活动的所有环节,直接从信息世界渗透入物理世界的方方面面时,它将最终迎来自己的成熟状态——泛在网。所谓“泛在”(ubiquitous)原意指天神,英文意思是指无所不在、普遍存在。“泛在网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使用等服务,具有较强的环境感知、内容感知以及智能性,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泛在的、无所不含的信息服务和应用。”[1]泛在网实际上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网络形式,通过整合多样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包括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网等,实现网络连接、通信活动、嵌入智能、反馈控制等多层次的泛在,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交往模式“一网打尽”。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蒋艳艳.网络时代的伦理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