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形象的审美变迁及话语隐喻

¥4.3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6

字      数: 15247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自我形象的审美变迁及话语隐喻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建构人类自我形象的审美方式,自画像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与人类认知自我的进程息息相关。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开始重视个人表达和形象再现,自画像领域成为画家再现自我形象的舞台,在画框中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复杂交织;随着人文思想的持续推动,“人”的价值不断被发现,神的形象逐渐从自画像的画框中退场,画家作为艺术造物主的地位逐渐巩固,从现实和想象两个维度在画框中积极展示“我”的形象。画框中人像对神像的覆盖,以及“我”在画框中从边缘到中心的移动,反映出自画像艺术家在身体审美上的观念嬗变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情感转向,显示出两个阶段的自画像艺术经历了图像叙事的重大转型。

通行的观点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作为人像艺术的自画像[1]开始流行,成为人类建构自身形象的一种经典艺术门类,这种自我意识在古典世界的精英那里非常普遍。[2]自画像既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思想的感召下,画家的身份意识日渐觉醒,越来越多的画家不满足居于幕后,他们将自我形象勇敢地展示在画作中,使自画像成为画家表现自我的流行艺术。艺术家的身体逐渐走进画框,并与宗教精神产生关联。画框成为画家极力展示个性魅力的舞台,画家的面孔成为绘画史上的独特景观。“文艺复兴对宗教霸权的挑战,首先就是要释放被禁锢许久的身体本能和欲望,让被解放的身体再一次被‘观看’和被重新创作。”[3]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之前的这段时间,伴随着人类逐渐摆脱神学影响的历史进程,在自画像中我们既能看到神性与人性的复杂纠缠,亦能窥探到人逐渐大写并作为独立形象走进画框中心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在自画像艺术中的深刻变化。

一 神性与人性的交织:自我再现的复杂语境

在中世纪,画家作为工匠的一种类型,其身份的独特性长期受到遮蔽。在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人作为神的从属而存在,画家的主要职责是创作圣像画,在绘画中体现神的力量以及人对神的臣服。从早期开始,基督教便不断怀疑人塑造身份的权力,奥古斯丁(Sainf Austin)甚至宣称:“若试图建造你自己,你会建成一座废墟”,这种对人性的压抑一直持续到中世纪结束。随着人文思想的兴起,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达·芬奇已经有意识地推进画家从工匠到艺术家的身份转变,他不仅将绘画视作比音乐、雕塑、诗歌更高级的艺术形式,也将画家视为“一切具体的自然事物的唯一仿造者”[4]。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亦在绘画中强调写实性地再现:“首先应当将镜子作为老师,若想考察你的写生画是否与实物相符,取一面镜子将实物反映入内,再将此映象与你的图画相比较,仔细考虑一下两种表象的主题是否相符。”[5]画家对身份的强调及对绘画艺术的褒扬,体现了画家群体自我意识的逐渐苏醒以及渴望更高社会地位的情感诉求。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下,诸多绘画大师开始了自画像的创作,使自画像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画家突破神学桎梏、建构自我形象的重要工具。同时,由于中世纪欧洲存在将近千年的基督教统治,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影响自画像的创作。这样,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画像画家,既试图在自画像中忠实地再现处于发展中的自我形象,又无法规避神学思想对创作心理的影响,使作品往往体现出人文思想和宗教神学的碰撞与融合,神性和人性在自画像中复杂交织,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邹潇.自我形象的审美变迁及话语隐喻[C]//周宪,李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十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