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感知中深度体验的现象学阐释

¥3.41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6

字      数: 12021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审美感知中深度体验的现象学阐释

内容摘要:深度是一个特殊的维度,它存在于显现与隐藏的结合与转换、可感与不可感的断裂与连接之处,具有直观与空泛的二重结构,体现了时间与空间层次的在场之场。关于审美感知中的深度,一方面,需要主体的敏锐观察和积极创造,通过不断改变自身与对象的空间关系发掘深度的各种表现形态,将孤立的瞬间展开为时间晕,唤醒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滞留和前摄,使刚刚过去和即将到来的共同在场形成深度的发生视域;另一方面,深度也立足于对象的审美特点和其自身的超越性质,使二维画布上的图像具有“准实存”性。审美对象与主体身体的不透明构成了深度的双重来源,深度在主体与对象的交织中生成,对象原本潜在的深度在主体的审美感知活动中得到实现,它是两者在审美意向性关系中不断互动的产物。

我们感知到的空间具有三维性质,由二维平面与一维深度构成,不过与宽度和高度这两个维度相比,深度似乎有所不同。首先,深度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含义,就单个物体来看,深度既可以指主体与对象之间可以直观到的距离,也可以是物体正面与背面或里面与外面构成的纵深;就多个事物而言,尤其是存在遮蔽的情况下,深度是它们相对于主体或远或近的空间关系。其次,宽度和高度都具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接可见性,但深度感知有些特殊,除上述第一种情况外,它往往不能彻底敞开,事物的内部和背面处于隐藏状态,而深度正源自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距离。不能被直观到的部分尽管没有实际地显现,其具体内容尚不确定,但在场性毋庸置疑,因此以空乏(Leere)的方式“一同被意指”。深度感知包含直观的部分和空乏的指示,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构成深度,感知意向的空乏视域像一个晕(Hof)包围着前者。从意向主体侧面来看,深度来自直观与空乏的二重结构;从意向对象侧面来看,深度是显现与未显现的融合。而审美感知中的深度是一种特殊的深度,它建立在主体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之中,具备审美属性,需要主体更强的创造力才能捕捉到。

一 创造性:深度感的产生来自主动构造

深度只有立足于主体的视角才是其所是,而主体不可能离开身体而存在,我们正是通过身体得以进入并感知这个世界。对于空间感知而言,身体便是方位空间的零点或者说初始坐标,意味着绝对的“这里”,每一次身体位置的移动便会产生新的“这里”,除了身体以外的其他空间都属于“那里”,“这里”和“那里”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主体总是从自身出发而带着视角,视角是一种本己的、无法摆脱的存在方式,深度的形成便立足于主体与对象的视角性关系,而且恰恰源于视角带来的局限。主体在进行感知活动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身体不能在同一时刻出现在不同地点,只能在当下处于某一位置,而深度刚好在可见的“这里”与不可见的“那里”之间存在,主体无法在此刻把视角转移到侧面,企图将深度看作侧面的宽度,因为当深度变成一览无余的宽度,拥有绝对的可见性时,便丧失了显与隐的二重性,而不再成其为深度。把深度看作侧面的宽度旨在共时性中任意转换视角,从而暗含废除肉身限制的企图,这种观点在超越视角性的同时也远离了感知的空间。审美感知中的深度一方面立足于普通感知的基础,另一方面包含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需要寻求能够显示出对象深度美感的视角。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盛颖涵.审美感知中深度体验的现象学阐释[C]//周宪,李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十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