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遗产”:《遗产的旅行》与民俗研究的实践转向

¥2.5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23-06

字      数: 897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未完成的“遗产”:《遗产的旅行》与民俗研究的实践转向

引言

正如林语堂在《唐人街》中所描述的:“他爱中国,就好像一个人爱自己的双亲一样,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群众社会,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由相同的信仰和相同的风俗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众社会。”[1]“中国传统”“中华文化”的标签往往落实在具体的生命经验与日常实践之中,并因应时空、人群的参差而展现着流动不居的多元面向。何为“中国”,如何“传统”?凡此种种习焉不察的常识性话语背后,往往隐伏着值得探究的学术命题,而海外华人的民俗实践作为一种在不同族群、时空与代际语境间博弈交融、持续协商而成的文化糅合体,向民俗研究中惯常的本质主义论述提供了质询的窗口。

在当代中国民俗研究的学术版图中,海外华人的民俗实践相比于其话题潜力而言,成果及位置却长期不彰。追索由来,这一现象固然与所谓“一国民俗学”的脉络有关,即这门学问在其诞生之初的20世纪里常以建构民族国家的文化资源定位自身并高潮迭起,“原乡本土”构成“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2]与此同时,即便将目光扩展至世界民俗学的范畴,“本真性”也同样是长期以来萦绕不去的“幽灵”[3],由此,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动选择与能动实践,便在20世纪民俗学学术轨辙的交错下落入夹缝。

然而,在由“事象”“事件”到“实践”的当代民俗学转向中,长期以来偏执一端的民俗事象“本真性”想象逐渐退场,学术讨论扩展到对社群关系、话语权力与文化政治的动态性、关系式的描写及辨析。无论是在非遗保护实践的具体经验中,还是在当代全球流动的现实背景下,传统民俗学的“地方性”指涉已然经由复数的人群实践而不再局限于单一地理空间。在这个意义上,散居海外的华人群体不再是“文化中国”(cultural China)地理框架下的“边缘”,而成为展现多元主体文化实践的“中心”场域[4],民俗的流播规律与实践机制正由此得以显现。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程梦稷.未完成的“遗产”:《遗产的旅行》与民俗研究的实践转向[C]//周宪,李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十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