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南传佛教在云南社会发展中的助力作用

¥0.44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1

字      数: 482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略论南传佛教在云南社会发展中的助力作用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之一,在扎根人类精神世界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出社会功能。通过信仰宗教,人们形成迥异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价值,呈现出多样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宗教与民族文化结合较为紧密,宗教往往直接影响民族文化。宗教力图用自身教义诠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与人生现象等,对信众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全球性宗教热潮复苏的当下,社会交往中宗教因素逐渐增强,以宗教文化助力社会发展已成为流行趋势:如印度总统莫迪2015年5月访华时,特意参观西安大兴善寺与大慈恩寺,并手书吉拉特语留言,印度的亚洲战略以佛教文化搭台的态势显而易见。作为宗教资源发达的云南,更应该重视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将之视为战略支点的助力元素,助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本文拟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入手,谈如何发挥南传佛教在云南社会发展中的助力作用。

一 南传佛教在云南的发展

南传佛教作为世界三大佛教体系中重要的一支,在我国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的南部、西部和西南部,按行政区域划分,则属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及红河州等六个地州。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信仰民族颇多,在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彝族等民众广泛信仰南传佛教。虽然学界对南传佛教传入我国的具体时间尚无准确定论,但“从公元7世纪开始传入云南的观点较为普遍”[1]。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云南省共有南传佛教信徒95.7万人,正式登记的寺院1539处,教职人员2309人。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司聃.略论南传佛教在云南社会发展中的助力作用[C]//郑筱筠,康南山.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