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語言文化學》老僧已死成新塔

¥1.38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出版日期:2016-04

字      数: 5984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老僧已死成新塔

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年輕的蘇軾離開京城,前往鳳翔府赴簽判任,與弟弟蘇轍相别於鄭州之西門。過澠池縣,蘇軾收到弟弟寄來的《懷澠池寄子瞻兄》詩,緬懷舊跡,寫下名作《和子由澠池懷舊》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1]

清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卷一嘉祐元年(1056):“騎驢至澠池,止於奉閑僧舍,因與子由留題壁上。”案語云:“嘉祐六年辛丑,公再經其地,則奉閑已死,題壁亦毀,因和子由詩云:‘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2]王文誥《總案》的依據應是來自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自注:“轍昔與子瞻應舉,過宿縣中寺舍,題其老僧奉閑之壁。”[3]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已有多種注本和賞析文章,茲不贅述。筆者在此要討論的是“老僧已死成新塔”一句所衍生出來的關於佛塔建構尤其是禪宗叢林僧侣死後歸葬制度的問題,即老僧奉閑死後所建之“新塔”,到底是一種什麽規格的塔?禪林的僧塔到底有哪些規格?是否衆僧平等,塔塔相同?若有不同,又源自什麽原因?佛教內部之原因,抑或佛教外部的原因?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佛教與中國文學論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