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惠洪與换骨奪胎法》的補充説明

¥1.9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出版日期:2016-04

字      数: 802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關於《惠洪與换骨奪胎法》的補充説明

在武漢大學舉辦的《文學遺産》國際論壇上,拙撰《惠洪與换骨奪胎法》一文遭到南京大學莫礪鋒先生的質疑。莫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學者,他在《再論“奪胎换骨”説的首創者》一文中,對拙文的文獻徵引、邏輯思路提出了全面的商榷。莫先生此文旁徵博引,條分縷析,學理非常明晰,特别是對拙文的疏漏之處,提出犀利的批評。説實話,筆者多年來常拜讀莫先生的文章,屢受教益,而以這次與之同場學術對壘,獲益最大。不過,莫先生全面否定筆者提出的結論,認爲“奪胎换骨”説的倡導者是黄庭堅而不是惠洪,卻是筆者不敢苟同的。在武漢大學會議期間,筆者與莫先生同住一室,對牀夜語,彼此曾就此論題交换意見,各自對己説都有部分修正,但涉及最終結論,卻仍互不相讓。在此,且就拙文的有關論述作一些補充説明,兼向莫先生再次討教。

一 關於《冷齋夜話》引文的標點問題的答辯

筆者在《惠洪與换骨奪胎法》中提出了“通過其他文獻的旁證來作判斷”應遵循的三個原則,莫文認爲,這三條原則“並不能成爲我們考索《冷齋夜話》那段話的真正主人的依據”。其理由如下:第一條原則“對我們的討論無用,可以不論”。第二條原則“在邏輯上不能成立,因爲存在如下的可能性:惠洪的著作中兩次或多次轉述了他人的言論,而這則言論不見於他人的詩文集。在這種情況下,憑什麽就能斷定這則言論就是出於惠洪本人之口?也就是説,難道一個人兩次或多次引述了他人之言,這段話的首創權就歸於這個人了?”第三條原則“在邏輯上也不能成立,因爲存在著下面的可能性:惠洪的著作中引了他人之言,然後又有人據惠洪之書而轉引此言,而他們都没有説明此言的來歷,或者後一位轉引者誤以爲所引者就是惠洪本人之言。在這種情況下,憑什麽就能斷定這則言論就是惠洪本人所創?”

然而,莫文對拙文第二、第三條原則的邏輯的否定,均使用了“存在著如下可能性”的質疑,並没有從文獻上提出可靠的證據,這就使得其質疑本身缺乏説服力。其實,關於第二條原則,莫文回避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惠洪在《冷齋夜話》《天廚禁臠》和《石門文字禪》等著作中四次提及“换骨”,兩次提及“奪胎”,没有一處説明是轉述他人之言。所以,莫文所謂“惠洪的著作中多次轉述了他人的言論”“一個人兩次或多次引述他人之言”的假設,在論證此問題時,是没有任何事實依據的。至於第三條原則,涉及《冷齋夜話》中的其他標點問題,與“换骨奪胎”的首創權並無直接關係。然而,莫文假設的“可能性”仍不能成立,理由如下:如果惠洪的著作轉引他人之言而没有説明來歷,那麽何以證明是轉引他人之言呢?從歷史文獻學的原則來看,出處最早的文獻記載在並未申明轉引其他文獻之時,應視爲原始的記載。同理,“换骨奪胎”首見於惠洪著作的記載,並未説明轉述他人之言,應視爲首創的説法。所以,莫文對拙文提出的三條原則所謂邏輯上並不能成立的判斷,是難以服人的。此外,莫文認爲拙文對《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中的日本五山版《冷齋夜話》的標點問題的討論,其結論也大多不能成立。然未見其詳細論證,當日後再求指教。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周裕鍇.夢幻與真如:佛教與中國文學論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