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夜》看茅盾小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1.2

购买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作       者:

出版日期:2017-01

字      数: 584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从《子夜》看茅盾小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在30年代的作家中,茅盾可以说是能将外国文学技法融合得自然圆熟的一个了。正如瞿秋白所言:“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地要纪录《子夜》的出版。”[1]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当时左翼文学的代表,证明了左翼文学不是“幼稚、粗拙”的。更是在于,它成功地融合了欧洲文学的多种手法,不仅仅有现实主义的、自然主义,更还有象征主义的手法和未来主义等手法。30年代初,茅盾完成了他那本关于外国文学最为包罗万象的著作《西洋文学通论》,在这本书中可以发现茅盾的兴趣和爱好,他对某些作家完全忽略或一笔带过。对希腊、罗马和北欧神话、希腊悲剧、中世纪传奇给了很大篇幅,然后是雨果、弗洛贝尔、左拉、契诃夫、梅特林克、现代派和先锋派文学运动。人们评论《子夜》时,往往着眼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价值,同时批评矛盾对农村革命的描绘不足,在论述茅盾及其作品与外国文学关系的时候,往往注意到他与托尔斯泰与左拉自然主义的关系,却忽视了他对欧洲现代派文学手法的纯熟运用,而这正是欧洲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在中国综合化走向的典型。

一 《子夜》与象征主义

茅盾在早期创作中已经有意识地在运用象征的手法,像《蚀》、《虹》等作品的标题也都似乎显示了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艺术追求。关于《创造》,茅盾就说过,“《创造》中,我暗示这样的思想:革命既经发动,就会一发而不可收”[2]。如果说前期小说只是一种有意识的尝试,那么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到《子夜》中就更明显了。茅盾曾说过,“这部小说以上海为背景,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斗争是残酷的,情况是复杂的,然而从整个形势看来,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所以题为《子夜》”。[3]这其实体现了一种借助自然景观象征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总体性象征。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梅启波.文本 传播 对话: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到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