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功名情结再探讨

¥2.85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04

字      数: 12796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必须看到,与古代众多士人一样,陶渊明有着强烈的功名情结。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中就指出,陶渊明“一生得力处、用力处都在儒学”,他是“极热烈极有豪气之人”,也是“极严正——道德责任心极重的人”[1]。李长之也认为:“陶渊明是一个受有很浓厚的儒家思想影响的人,因而在他出仕乃是正常的,归来却是迫不得已的。”[2]朱光潜也说:“假如他有意要做某一家,我相信他的儒家倾向比较大。”“他很有儒家的精神。”[3]稍作统计也会发现,陶渊明诗文中征引儒家语汇颇多,仅《论语》中的话就引了三十七次之多,此外“固穷”有十一次,“明道”有六次,“行善”有五次,等等。因此,我们看到:陶渊明在采菊东篱、悠然南山之外,还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铮铮风骨,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的金刚怒目,更有着“固穷守节”的人格坚守。其外表静穆、洒脱,而内心却充满了对功名理想的强烈向往。他虽然时以“羲皇上人”自居,其实他的着眼点,还是在于他所生活的晋宋之交的社会现实,他归去来的选择、鸡鸣狗吠的田园、桃源世界以及晚年叹老嗟贫的絮絮诉说,都与他所处的现实、内心时刻萦绕的功名情结无由实现有着无法分开的联系。

或许有人认为,陶渊明是归田隐士,委运任化、崇尚自然是他的人生思想,采菊东篱下、种豆于南山是他的生活内容,至于其对功名的追求则是个次要问题,或是年轻时才有的阶段性问题,不值得深究。其实,功名却是他思想的底色,他一生的所思所念、行为出处都与功名情结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对于陶氏功名情结确有再探究的必要。众所周知,陶渊明生在一个仕宦之家,其曾祖是东晋王朝叱咤风云的大人物陶侃,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支、这一代,“门衰祚薄”罢了。这种家世背景,以及从小所受的教育无疑使陶渊明很早、很深地接受了儒家事功的思想。具体到陶氏功名情结的内涵,《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叔孙豹有言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可以说是集中代表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的功名目标。具体到陶渊明身上,其所追求的功名也大体上属于这三种情形,即建功、树德、立言,而这三者几乎贯穿陶氏一生,是他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一 建功:陶渊明对功业的想象和实践

关于少年时所接受的教育,陶渊明在《饮酒》其十六中就明确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六经”自然是指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所以真德秀才说:“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4]按,魏晋时期尽管儒学式微,但并不等于它失去了影响力,况且陶渊明家乡江州当时是儒家思想十分活跃的地方,先是范宣在此“以讲诵为业”,教授儒学。据《晋书·范宣传》载,当时谯国戴逵等人不远千里,闻风而至,跟他学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俨然成了一个小的洙泗世界。到了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范宁为豫章太守。他博通儒学,也“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5]。所以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才有这样的判断:“世称晋、南北朝,为佛、老盛行,儒学衰微之世,其实不然。”[6]关于此期的儒学,有学者认为其演变为两方面形态,即作为统治哲学的儒学和作为政治理想追求的儒学,前者完全是为了维护已有的统治秩序,它强调的是“适应”,而后者就不是“适应”,而是要求“建立”,它更多的是积极进取,即对于人格理想的追求[7]。就陶渊明来说,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是有的,然以后者影响尤大。所以他的《读史述九章》中,有《屈贾》即说:“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进德修业”一语出自《易·乾·文言》,进德指修养品行,锻炼情操;修业就是学习经典,增长学识。读六经就在于进德修业,而进德修业的目的是“将以及时”,为世所用,建功立业。这里陶渊明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以稷、契为功业的目标——其志向实在不低。后世杜甫也有诗云:“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不管陶渊明在实践上做到了哪一步,但至少在怀抱和志向上,是足以和老杜相媲美的。陶渊明这首诗虽是歌咏屈原、贾谊,但既然是采取歌颂的态度,也就体现了他自己的建立伟大功勋的理想。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于东新.“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C]//侯长林.梵净国学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