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与《昭明文选》的贵族性

¥1.76

购买
下载 语音 收藏 纠错 引文

章节信息 目录
作       者:

出版日期:2019-04

字      数: 7832

所属分类:
 关 键 词:
换肤
字号
×

“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当前显示为试读部分,购买后可阅读全文×

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与《昭明文选》的贵族性

一 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

明确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人的思维特点的独特性,是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前提,学习、研究《昭明文选》(简称《文选》)也不例外。换言之,不能先用外国的和现代人的思维来认识《文选》。而后,再用外国的和现代人的思维来分析、评价《文选》。如果相反,先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认识《文选》,先用外国的理论往《文选》上生搬硬套,就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文选》的诗文和文选学中的问题。这并不是复古,不是排斥现代人的思维和外国的理论,恰恰相反,这是尊重国情,尊重历史。

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个认识的先后次序呢?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古人的思想成果;外国人的思维特点与中国古人不同。具体说到《文选》,它是萧统的思想成果,其中的诗文是从先秦至梁代作者的思想成果,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这都是常识,似乎是些废话。但《文选》学习和研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恰恰是违反了这个次序,证明坚持这个认识次序的必要性。

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特别是古人的思维特点呢?一个词:整体性。有些人(包括笔者)对中国人思维特点的认识并不深刻,也不全面。笔者阅读钱穆先生的大作《晚学盲言》,深受启发,故郑重介绍以共勉。

钱氏是可以真正称为大师的人。他中国文化功底深厚,著作等身;周游世界,考察各国文化,故融通古今中外。在晚年目盲之后,把一生的思索总结而成《晚学盲言》。巨著的开篇《宇宙天地自然之部》论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整体与部分》,可见对此问题之重视,应是全书的纲领。论述之言洋洋洒洒,近16000字,这里只能举其要。

钱氏第一句就说:“有整体有部分。但应先有了整体,才始有部分。并不是先有了部分,乃始合成为整体。如先有了天,乃始有春夏秋冬,非是先有了春夏秋冬,乃始合成一天。亦是先有了地,乃有山海川谷,非由山海川谷,合成一地。”对于人而言,“人体亦先由身之整体来产生出耳目口鼻胸腹手足各部分,非是由各部来拼凑成身体”。[1]这是符合人之发育生长规律的。从母亲受孕起,胎儿逐渐发育成型,起初是分不清耳目口鼻的,是混沌一体的,而后才逐渐形成四肢耳口。就像宇宙元始时期是混沌状态,而后才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降为地一样。中国人的观念也是这样,即重整体。“部分从整体生,不明其整体,即无法了解其部分。这是中国人的观念。”[2]而“西方人看重部分,中国人则看重整体”。钱氏举例说:“在医学上,西医更分别看重其身上之各部分,中医则看重其各部分所合成之一整体。如西医重视血,中医重视气。血是具体的,分别流行于身体之各部分。气则不具体,不能从身体各部分中抽出一气来,气只是血之流通的一抽象功能。有了气,血才通。无气则血不行。气绝则人死。中医重气,西医少提及。”[3]《灵枢经》曰:“悲伤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之“心”并非指心脏,而指抽象的精神。在《抽象与具体》一节,钱氏更进一步提出中国人重抽象,西方人重分析。所以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整体性,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是分析性。中国人思维特点表现在学术上是这样的:“中国学术思想即为寻求此一生命总体而加以认识,并求加以充实发扬光大,此之谓道。道亦一体,而有生命性,故能不断继续有其生长与变化。此体亦有部分,但各部分仍相会通,非可独立,更不容相争。如古代经学,亦文亦史亦哲,有政治有社会有人生,共相会通,《诗》三百首即然。若专以文学或政治视《诗经》,则浅之乎其视《诗经》矣。《诗》然,《易》亦然,《尚书》《春秋》亦然。”这里我们应注意的是,思维的整体性并非只是文史哲不分,而且“有政治有社会有人生”。“若专以文学或政治视《诗经》,则浅之乎其视《诗经》矣。”范子烨先生《诗之声与乐之心:对〈诗经〉“鼓簧诗”的还原阐释》亦指出:“由此或许可以获得对《诗经》的全新认知——由兼容多民族文化而形成的本属礼乐经典的《诗经》,近两千年来先被‘窄化’为汉族文化经典,后又被‘窄化’为儒家文化经典,最后被‘窄化’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古代文学经典,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强势的文化传统和多种复杂的学术格局,我们对此当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思。”[4]同理,《昭明文选》“有政治有社会有人生”,“有生命性”,若专以文学视之,“则浅之乎视”《文选》,窄之乎视《文选》矣!钱氏又说:“西方学术又不然。必分别为各部分,而不成为一总全体。如文学,如哲学,如科学皆然。至如史学,必会通各部分各方面以成,故于西方学术史上属最后起。又有政治学社会学,亦各分别独立。而中国又不然,宁有不通其他诸学,而可独立自成为一套政治学与社会学。此可谓之不知道,亦不知学矣。”[5]

目录
感谢您的试读,阅读全文需要 购买 章节

引文

×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陈延嘉.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性与《昭明文选》的贵族性[C]//侯长林.梵净国学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复制
MLA 格式引文
复制
APA 格式引文
复制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