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吗?
耶稣生平初探
身世之谜
正因为耶稣的重要性,西方学界历来重视对他的研究,但耶稣本身,充满了未解之谜。即便是他的生平,也有诸多迷雾。耶稣的生辰,在历史上并无记载。现行的公元元年,是公元6世纪基督教会的天文学家和教会史学家狄奥尼西在公元525年,为教会制定历法所推算的。他把耶稣的生辰误定为罗马帝国建元753年12月25日(相当于我国汉平帝元始元年),即公元元年12月25日。至公元16世纪,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决定修改过去的太阳历法,改用现行的公历,也接受了狄奥尼西推定的耶稣生辰年月,制定了“格列高利历”,又称公历。由于这一历法较为科学,每年仅有误差26秒,所以先后为西方各国所采用,我国于1912年亦采用了这一历法。
近代圣经学者根据《圣经》和有关的年代记载,考证耶稣的生卒年代都认为,耶稣出生的年代早于公元元年,但其说不一,多数认为应是约公元前8年至公元前4年间,主张公元前4年者较多。耶稣约于公元30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享年33岁。另据年代学家的考证,12月25日也不是耶稣的出生日,而是罗马多神教太阳神的生日,耶稣出生的日期很可能是4月19日,或5月20日。
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的称呼很多,他谦虚地自称为“人子”(人民的儿子),《圣经》上也称他为上帝的爱子即“神子”。其门徒最初称他为“夫子”(老师或圣人之意),后来则称他为“基督”。基督意为“救世主”。这个词最初来源于犹太教的信仰,古希伯来文是“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即“君王”或“王”之意。因为古代犹太王国在封立君王时都要举行涂油(膏)礼,所以君王被称为受膏者。按照犹太教的说法,举行此礼即表明君王是受上帝所委派,是上帝承认的君王。到公元前6世纪古犹太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灭亡,并将犹太教的祭司、贵族和工匠等人俘往巴比伦(现伊拉克境内),史称“巴比伦之囚”。他们在巴比伦受尽了磨难,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念演化为“复国救主”之意,盼望上帝派一位领袖降临,领导犹太人结束苦难生活,恢复自己的国家。后来,犹太人在波斯帝国的支持下,重建了国家。因此弥赛亚的观念在犹太教中更加强化,成为宗教信仰中的一个部分,并演化为“救主”或“救世主”之意,犹太人相信救主将会来临,保护与拯救犹太人。
公元1世纪,犹太教有许多派别都相信救世主即将降临,其中有一个小派,即原始基督教,他们认为,救世主已经降临,而且其含义与犹太教传统的救世主亦不尽同,他便是耶稣。这也是基督教与犹太教最大的不同点之一。
述说耶稣的身世与生平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因为可靠的史料极为贫乏,有关耶稣生平记载的《福音书》是后人转述、加工、附会、编纂而成,且里面夹杂着许多神话、体现的是作者的主观看法,多有相互矛盾之处。这就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新约全书》的前四部,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合称为《福音书》。“福音”即“好消息”之意。传统的耶稣生平都是根据《福音书》写成。
但是到了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后,历史学家开始考证了耶稣时代的历史文献,圣经考据学家开始研究圣经的形成过程、先后次序,各部福音书之间的联系与矛盾,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可疑之处。首先提出此问题的人是英国历史学家吉本(1737—1794)。他在其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提出,在与耶稣同时代的人中,从未提到过耶稣。这一提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此在史学界以及圣经学者中,掀起了研究耶稣这一人物及其生平的热潮。他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争论长达二百多年之久。有关的论著有七万种之多。现今互联网中关于耶稣基督的词条达十四万六千多条。
现今学者们研究耶稣的生平和传记,所依据的史料不外乎两大类:公元1世纪耶稣同时代的历史文献资料;基督教的经典,特别是《福音书》。
然而耶稣同时代的历史文献资料极其稀少,且争议很大。其资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史学家的记载;另一种是当时犹太民族自身的有关著述和记录。
罗马著名史学家塔西佗(55—约120)著有《编年史》一书。其中提到“尼禄(罗马皇帝,54—68年在位)……用各种残酷的手段惩罚他们,……群众则把这些人称为基督徒。他们的创始人基督,在提比略(罗马皇帝,14—37年在位)当政时期便被皇帝的代理官彼拉多处死了”。这里虽没有提到耶稣的名字,但是提到“创始人基督”,而且提到基督被彼拉多处死的时间(公元30年)与《福音书》的记载基本相同,从而增加了可信性。其他罗马史学家的记载与《编年史》大体一致,都没有提到过耶稣的名字,但均提到基督和基督徒。
犹太史学家唯一提到“耶稣”的是约瑟弗斯(37—100)。他是犹太人,生于耶路撒冷,曾参加公元66年的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大起义,失败后被俘投降,在罗马从事犹太历史的写作。他在其《犹太古事记》一书中有两处提到“耶稣”。在第18卷第3章第2节中,他说:“耶稣正生长于此时,他是一位聪明的人,有许多信徒。……他是基督。由于我国领导人的告发,彼拉多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从死里复活,第三天向他们显现。”关于这一记载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伪造的,是圣经抄写者于公元3世纪添加或改写的。因为从上下文看与此句并无联系,而且约瑟弗斯本人是犹太教信徒,根本不承认耶稣是基督,绝不会写出这些字句来。
约瑟弗斯在该书第20卷,提到了1世纪60年代初,犹太教大祭司亚那处死耶稣之弟雅各之事。“亚那召集公会(犹太教的最高领导机构),把耶稣(又名基督)的弟弟和几个人传到公会面前,指控他们违法,把他们用石头打死。”关于此情节,《新约全书》中曾多次提到耶稣之弟雅各之事迹,而且与约瑟弗斯所写的内容一致。所以学术界多数人认为,这是重要的参考材料。但有人认为,这只是孤证,甚至也有可能是伪造,不过这只是怀疑,并没有提出伪造的证据。
研究耶稣生平的另一类资料是基督教的经典《福音书》和《使徒行传》等。四福音书中记载耶稣生平的主要是前三部。经圣经学者研究认为,《马可福音》最早,约产生于1世纪70年代之后。关于耶稣的事迹和思想,在使徒时代(1世纪30年代—60或70年代)并无记载。这是因为12使徒和众门徒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多属社会下层。也因为他们忙于秘密传教,奔波于各地,无暇顾及此事。但在12使徒去世后,原始基督教流传甚广,各地区传教的人又很杂,口传的内容往往会添枝加叶,传承错讹,所以有必要用书面文字记载下来。同时,犹太人因公元66年的反罗马帝国的大起义,遭到严厉镇压,基督教也需要有自己的经典,以示与犹太教有所区别。所以在7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了文字书写的福音书。当时各地都有自己的福音书,版本很多。现行《新约全书》中的四部福音书是公元4世纪经教会会议确认的福音书。《马可福音》是流传于罗马城地区的福音书,作者马可据说是耶稣的第一使徒彼得的传承者,可能保存了较原始的口传资料,但其中也包含了第二代使徒的领袖保罗(?—约67)的神学思想。
《马太福音》成书于《马可福音》之后,因为其内容包括了《马可福音》的主要内容,并增加了耶稣的家谱世系,强调他是大卫(古犹太国王)的后裔。它是流传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福音书,书中提到要遵守犹太人的风俗习惯,保留了许多犹太人的传统思想,反对保罗主张基督教应脱离犹太法律的主张,说明它显然是流传于犹太人中的福音书。《马太福音》是四福音书中结构完整,材料最丰富的一部。
《路加福音》是流传于希腊地区的福音书,约成书于上述两福音书之后至公元2世纪初年。作者路加是保罗的追随者。书中除引用了前两部福音书的大量内容外,特别强调基督教的普世性,从希腊人的角度解释耶稣的言行。全书约三分之二的内容是述说耶稣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受难和复活的情节。
《约翰福音》成书最晚,约为公元2世纪中期,主要流传于第二代使徒保罗的故乡、小亚细亚地区。此书与前三部福音书不同,基本上没有谈到耶稣的生平,主要是保罗的神学思想,故而对研究耶稣生平的史料价值不大。
由于前三部福音书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在学术界统称为“对观福音书”,或“同观福音书”。依据同观福音书的记载,阐述耶稣的生平,是否可行呢?在18世纪以前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启蒙运动后,圣经考据学兴起,国际学术界对同观福音书的可信性提出了质疑。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问题造成的。①历史文献中有关耶稣其人及其生平的资料极为贫乏。②福音书的作者距离耶稣时代较远,他们并没有直接见到或听到耶稣的言行。③福音书中有大量的神话、神迹和传说。④各福音书中,甚至在同一部福音书中,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例如关于“天国”,有时说在人间,有时又说在天上。⑤福音书中有关耶稣青年时期毫无记载。
针对上述情况,国际学术界讨论了二百多年,他们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对福音书的可信性提出了种种看法和质疑。但多数学者主张:《新约全书·福音书》有关耶稣的记载,虽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是它毕竟存在着一个最原始的核心。在没有发现新的史料之前,只能参考使用福音书的资料,别无他途。但是在使用中,人们必须极其慎重地思考和分析这些材料。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亦曾进行过多次讨论,多数学者认为,尽管福音书存在种种问题和矛盾之处,但只要我们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拨开迷雾,对福音书进行科学的剖析,理性的思考,合情合理的分析与推论,并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佐证,还是可以勾画出一个耶稣的生平、思想和事迹的轮廓的。因为它毕竟存在着一个历史的核心,尽管是一个微弱的核心。
青年耶稣
耶稣约于公元前4年诞生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其父是木匠约瑟,母亲叫玛利亚。据《圣经》记载,他们的故乡并非伯利恒,而是加利利地区的拿撒勒。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去伯利恒呢?因为当年罗马皇帝为了增加税收,下令要对犹太人进行户口登记,每个人都要回到原籍办理登记手续。约瑟的原籍是在距耶路撒冷约8公里的伯利恒镇,他们必须从拿撒勒去伯利恒登记户口。当时回乡的人很多,约瑟和玛利亚到达伯利恒时,旅店都已客满。幸好是夏季,巴勒斯坦天气很热,牲畜在夜晚都放牧于山坡上,一些旅店的马棚尚有空闲,他们只好暂居于马棚里。恰在此时,玛利亚的临产期已到,在马槽里生了一个男孩。这便是耶稣。这里的条件当然很差,四面透风,石头马槽内只有一些草料。可以说,耶稣从诞生之日起,便饱尝了民族的苦难。此时正是犹太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1] 耶稣,耶稣!
-
[2] 耶稣
-
[3] 耶稣与耶稣运动
-
[4] 耶稣
-
[5] 约翰与耶稣
其他推荐
-
图书 论摩西的生平
作者:(古罗马)斐洛 石敏敏
图书 论摩西的生平
-
2
图书 耶稣会士秘史
作者:埃德蒙·帕里斯 张茄萍 勾永东 罗结珍
图书 耶稣会士秘史
-
3
图书 新兴宗教初探
作者:高师宁
图书 新兴宗教初探
-
4
图书 鲁迅创作道路初探
作者:王士菁
图书 鲁迅创作道路初探
-
5
图书 实验语言学初探
作者:石锋 夏全胜 于秒 张锦玉
图书 实验语言学初探
-
6
图书 《后汉书》文学初探
作者:钟书林
图书 《后汉书》文学初探
-
7
图书 宋元道教易学初探
作者:章伟文
图书 宋元道教易学初探
-
8
图书 建筑明器美学初探
作者:周俊玲
图书 建筑明器美学初探
-
9
图书 耶稣传:一部革命性的传记
作者:(美)克罗桑 高师宁 段琦
图书 耶稣传:一部革命性的传记
-
10
图书 批判性思维初探
作者:武宏志 张志敏 武晓蓓
图书 批判性思维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