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中心学术委员会;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分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边疆工作委员会;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简介:
刘灿华,广东东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刑事诉讼法学方向),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刑法学方向)。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网络信息法学研究》副主编。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
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
刘瑞,1996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毕业;1999年西北大学历史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0年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系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先后参加甘肃武威百塔寺遗址发掘(1999)、河北邺城潜伏城门遗址发掘(2000)、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宫城阊门遗址发掘(2002)、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2000、2002—2007)、澳门圣保椂经学院遗址发掘(2010)、海南汉代遗址调查(2010)等工作。2011年起开始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进行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的相关工作。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二队、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2017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多年来一直从事汉唐考古发掘与研究,枳极开展历史学、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研究。在秦汉隋唐建筑布局、陵墓、职官制度、玺印、封泥制度、建筑史、民族史等方面问题上均有一定研究,已撰写相关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合作出版《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一部,点校出版《南海百咏、南海杂咏、南海百咏续编》一部。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方向汉唐考古发掘与研究,积极开展历史学、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
刘跃进,男,1958年11月生。文学博士。1991年8月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评论》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文学卷副主编及先秦卷、秦汉卷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组成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等。出版专著有《秦汉文学地理及文人分布》《秦汉文学编年史》《门阀士族与文学总集》《中古文学文献学》《赋到沧桑——中国古典诗歌引论》《〈金瓶梅〉中商人形象透视》《雄风振采——汉代文学通览》等。论文集有《秦汉文学论丛》《走向通融——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回归中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等。与曹道衡先生合著《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等。古籍整理著作有《〈文选〉旧注辑存》等。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
研究方向
廖永松,男,1970年生,四川省富顺县人,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在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IWMI)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农户行为与农业政策分析,村庄治理,水与粮食安全。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方向农户行为与农业政策分析,村庄治理,水与粮食安全
廖凡,男,1977年5月生,四川资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学士(1999),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法学硕士(2002),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6-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外事处处长、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国际金融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法、金融法和公司法。出版独著《证券客户资产风险法律问题研究》、《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合著若干,在《北京大学学报》、《法学研究》、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SSC1期刊)、《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清华法学》、《北大法律评论》、《中国国际法年刊》、《国际法研究》、《证券市场导报》、《国际贸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刊物和媒体发表论文和评论多篇。"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金融法和公司法
李春林,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
所属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李爱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硕、博士分别毕业于天津大学计算机系、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信息科学院。现任《中国语音学报》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被推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致力于跨学科的语音学研究,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出版专著《情感语音的编码与解码:中日跨文化的多模态研究》(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Emotional Speech: A Cross-Cultural and Multimodal Study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2015年版),发表中英文论文上百篇。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研究方向语音学、L1&L2语看习得
李玉红,数量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美国马里兰大学农业与资源经济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环境与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等,擅长用微观数据分析中国问题。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和《城市与环境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研究方向农村环境与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李钢,1973年生于内蒙古钢城包头市。199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双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学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产业与企业竞命力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等期刊上发表中文论文60余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收录转载。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入选“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学人》
研究方向地方经济,工业部门经济;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197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1982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读书。1988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随即回国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作博士后,出站后于1991年初被评为副教授。1993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任副研究员。主要著作译作有:《现代社会学入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及一批社会学论文。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研究方向妇女运动理论;人口问题研究
李雪松,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数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政策评价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曾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1998—2000年,三度在荷兰中央计划局(CPB)从事中国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研制及政策模拟研究工作;2001—2003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从事经济计量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合作教授是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J.Heckman教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十多项重要研究,发表论文论著80余篇(部)。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林明扬,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撰写过不少文章,其中有《游侠纳斯列金与巴格达窃贼》等。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元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请使用手机登录默认注册账号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