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中国本土宗教文化对世界和平的潜在贡献

作者:安伦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中国本土宗教具有与亚伯拉罕宗教迥然相异的模式,这一点被现代国人广泛忽视。与此相应,数十年来我国本土宗教已习惯于以亚伯拉罕宗教的模式定义和塑造自己,模糊了其原有的特点,其中包括其独特的优点。由于缺乏对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特点的深刻认识,自然难以发挥这份文化遗产对全球化人类社会弥足珍贵的潜在作用。这对面临全球化整合重大挑战的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如果不甘愿坐视这份文化遗产被埋没荒废,唯有对中国本土宗教文化重新认识、深入发掘。而成就此举的最佳途径是摘掉西方中心论宗教观的有色眼镜,还中国本土宗教以本来面目,客观研讨评估其优缺点并据以改进发展,以发挥其潜在的积极作用。本文所谓本土宗教,指以儒道佛为主体的本...

简论藏传佛教与藏族文化的关系

作者:班班多杰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在藏传佛教体系建构中,除了形而上之“为道”和“为学”内容外,还有形而下之“为器”内涵,它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五明”中的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和“小五明”中的星象学、诗词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声明”是整个藏族语言文字的基础学科,它的作用是纠正或扫除语言中的毛病,从而使文字和语言规范化。在藏族文化中,声明学虽然是研究语言文字的一门独立学科,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逐渐被纳入藏传佛教的体系建构之中。《报恩经》中说:大乘菩萨行者为什么要学习声明呢?语言和词汇要准确优美,非普遍认同的词汇不能明确表达意义。要懂得并吃透一切事情。准确之词汇不消失,故尔不因我慢而毁灭,与邪见相反。要掌握调伏有情之善巧方...

日本的上座部佛教研究

作者:张文良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日本的上座部佛教的研究始自明治时代,随着欧洲的语言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传到日本,巴利语佛典的存在引起日本佛教界的关注。当时,真言宗僧人释兴然释兴然:(1849—1924)曾为横滨高野山真言宗的住持。明治十九年(1886),乘船经过一个月的航行到达科伦坡。经过在上座部佛教寺院四年多的修行,于明治二十三年(1890)六月九日,成为第一位日本人上座部佛教僧侣,僧名古纳拉塔纳。'>[1]不远万里赴斯里兰卡访学,并最终成为上座部佛教的比丘。从此,两个完全隔绝的佛教世界——日本佛教与上座部佛教有了历史性的直接交流。随着大量的关于上座部佛教的知识和信息传到日本,翻译和出版南传佛教的藏经成为当务之急。这项宏大的...

当代东南亚国家不同宗教群体的信仰和仪式活动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宗教是历史沉淀最深厚的文化和文明的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宗教在东南亚的复兴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增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东南亚地区在当前我国大力推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因此,研究东南亚地区各宗教群体的状况对于能否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取得东南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西方工业化社会中,常常将现代化及其伴随而来的世俗化作为宗教研究的分析框架,并指出宗教信仰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出现衰落的趋势。Wilson,1982;Weber,([1922]1993);Wallis and Bruce,1992.'>[1]正如有知名学者指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科技...

“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佛教对外交流研究

作者:萧霁虹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一带一路”战略开辟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为边疆民族地区打开了对外交流的空间,“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区域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其中,宗教从古至今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黏合剂,为促进文明互鉴、人心相通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云南自古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枢纽,不仅沟通了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商业往来,而且,促进了相互间的宗教、文化交流,“南方丝绸之路”与“北方丝绸之路”连接,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相通,向南连着南太平洋区域,向西连着印度洋区域,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调研,要求云南努力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使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

南传佛教的慈善实践及探索

作者:提卡达希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云南南传佛教本着佛教慈悲精神,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慈悲关怀并视其为自己的“凡尘使命”。临沧南传佛教慈善实践在组织方式、慈善形式和弘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了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慈善之路,为区域性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挥了独特而重要作用。佛教慈善事业组织是基于佛教信仰基础建立的,由佛教信众发起成立或参与运作的,志愿从事慈善公益活动、提供社会服务的民间非营利性团体。王佳:《中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现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5期。'>[1]历史上,佛教一直把兴办慈善事业作为重要的事务之一,随着佛寺的兴盛及寺院经济的发展,佛教团体开展济困、救灾、医疗、收...

佛教与缅甸的政治转型

作者:李晨阳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在经历了长达50年的军人统治之后,缅甸终于在2010年11月举行了继1990年5月之后的第二次大选,并于2011年3月实现了还政于民。尽管吴登盛政府与军人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过去的5年内,缅甸政府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其政治转型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公认。2015年11月,缅甸顺利举行了第三次大选,由昂山素季领导的反对党民盟获得了联邦议会80%的议席。从目前情况看,缅甸将在2016年3月底出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政党轮替和权力移交。本文旨在分析佛教在缅甸过去的政治转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并讨论缅甸的政治转型未来要实现软着陆或巩固,佛教应该从哪些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南传佛教的历史地位与现实社会意义

作者:宋立道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简介: 今天,亚洲信奉和修行上座部佛教的国家主要包括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部分地区。中国的西南部因为临近缅甸与泰国、老挝,也有上座部佛教的流传。南传佛教在中国佛教的传播史上,一直被称为小乘佛教,但通常这个称呼并没有贬抑意思。尤其在今天,人们都同意,无论是北传大乘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其实是完全一味的,都是解生脱死的良药。早期佛教当中,佛教并未有分支异流。释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成道,然后传播他所发现的菩提之道。佛教的要点,在于帮助人们洞悉自心中的缺陷,了解人性的缺陷是造成人生的苦难的原因。因此,释迦牟尼关于四谛八正道的说法,意在揭示人生根本的苦难根源,指出走出这种困境、达到完美境界...
上一页 1314151617 18 19202122下一页  第 /37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