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

民俗学田野基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陈平涛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2012年5月15日,中国民俗学会与赣南师范学院联合共建的“民俗学田野调查实践基地”在赣县白鹭乡白鹭古村建成揭牌。该实践基地是财政部资助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发展项目,拥有工作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个功能分区。以江西省重点学科——民俗学为依托,是全国高校首个集田野调查、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民俗学实践基地。该实践基地的建立,将成为赣南周边地区民俗文化研究与调查中心,为民俗学专业学者提供民俗文化资源普查、研究的平台,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及艺术学等学科和专业建设,提供一个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调查良好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成为赣南周边地区民俗文化调查与研究中心,并将成为海内外客家文化...

白鹭祠堂文化的内涵与特色

作者:刘蓓然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祠堂,古代又称“家庙”或“祠庙”,多建于墓所,用作“崇宗祀祖”,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由于它的独特功能,故要求交通便利、视野开阔。2014年8月21日在赣南客家白鹭村参观所看到的祠堂是江西赣州客家保存较好的古祠堂之一,它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客家传统风俗文化。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建造的繁荣侧面反映了某个地方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据村史记载,白鹭古村有69座祠堂,太平天国时被石达开部队放火烧毁了...

白鹭村祠堂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李萍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位于江西赣南客家中部,赣县东北角的白鹭古村,其民间信仰、饮食文化教育及祠堂文化等都是众民间文学学者调研的重要内容。白鹭村的祠堂文化诉说着中国客家文化的精粹。白鹭村现存完好的明清各家祠堂有69栋,其中包括4栋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白鹭村素有“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如全国少见的女性祠堂——王太夫人祠,建于明道光年间,诉说一个慈善大家的英雄事迹,其气势雄伟,王太夫人被称为活菩萨。其次嘉兴知府祠——恢烈公祠,被称为“山沟里的大观园,记录着古人的功名荣誉,此外还有世昌堂、洪宇堂、友益堂、书箴堂、致敬堂、保善堂、四逸堂等60多家祠堂,丰富多彩的祠堂文化给予了笔者一场民俗文化盛餐。然而在白鹭古村有这么一座与...

制定田野基地发展规划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爱华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众生活文化的学问。进行民俗学田野作业,就必须深入田野,熟悉田野对象,与访谈对象一起生活、一起交流、一起思考,真正感受、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位于江西省赣县的白鹭村,是具有典型客家民俗传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内设赣南师范学院田野调查实践基地,也是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学田野调查实践基地及国家财政部资助重点学科项目民俗学田野调查实践基地。该村落既具有典型的客家文化传统特色,又具有转型中农村社会的普遍属性,是进行民俗学田野调查的比较理想的调查对象。作为中国民俗学会第一个民俗学田野调查实践基地,赣南师范学院在田野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面临不少问题。从基地建设主体来看,赣南师范学院...

田野基地建设的主体、方式与途径

作者:林彬晖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距赣州市区约70公里的赣县白鹭村是全国知名的古村,曾被评为全国100个有影响的古村落之一。该村落早在南宋时期就已形成,占地约6万平方米,全村姓钟,明清两朝曾有秀才568人、文武举人17人、知州和知县6人。保存完好的69栋祠堂庙宇的门楼风格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上百对刻满子孙功名官衔的旗杆石和琳琅满目的名人题赠的金匾木联随处可见。这里被称为赣南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也是客家人最大的一个聚居地,沿袭了许多传统民俗,这些对研究民俗文化有着很高的价值。为了更好地研究赣南地区古建筑史、文化和社会风习,赣南师范学院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下建立了“白鹭民俗学田野调查基地”,主要用于...

田野基地管理与运作机制

作者:隋丽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白鹭村田野调查基地作为中国首个实体性的民俗学调查实践基地,开创了民俗学教学和科研的一个新的范式,为民俗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思考。2014年8月21日上午,“井冈学者”引领民俗学学科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班的课程经过一周的理论学习接近尾声,进入了田野调查的实践环节。全体学员90多人坐了近3个小时的车,来到位于赣县山区中的白鹭古村,参观古村的客家文化及赣南师范学院的民俗学田野调查实践基地。我们组的调查课题是“田野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围绕着田野基地的设立、管理、运行,经验、问题等方面,我们重点采访了赣南师范学院院长林晓平教授、教师王天鹏博士,以及基地工作人员钟水香女士,也随机采访了古村中的几位村民...

田野基地的管理规程

作者:李晓文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田野研究基地的成立为民俗学者进行相关的田野调研、学术考察提供了一个平台。然而要使该平台发挥其最大功效,需要有高效的领导和科学管理机制。首先,在民俗田野基地需设立一个明确的组织与管理部门,为田野研究基地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田野研究基地的操作与民俗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学者到基地进行相关的田野实践与作业,管理部门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调配。为此,田野研究基地的管理机构应与民俗的领导机构、资料库建设的领导小组相辅相成,以便合理地调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合田野研究基地建设的需要,吸收其他资深或具有特殊专长的学者进入管理队伍,以提升基地的管理质量,提高其产出的成果水平。其...

田野基地与民俗学学科点建设之关系

作者:刘娜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简介: 田野是民俗学学科的文化空间,田野基地是田野调查的根基。民俗学是一门针对风俗习惯、口承文学、传统技艺、生活文化及其思考模式进行研究的交叉学科。分析两者的内涵范畴,有利于厘清田野基地与民俗学学科点建设之间的关系。(1)田野、田野基地及田野调查。田野是民俗学学科的文化空间。田野有多大?社会有多大,田野就有多大;一个人的眼光有多远,田野就有多大。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是民俗学田野的范围;田野者的心有多大,田野就有多大。凡是自己心里所想的、所容纳的事物,都是田野者的田野对象。田野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就学科而言,包括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
上一页 2021222324 25 26272829下一页  第 /37页  跳转
old_footer.template.html 第18行发生错误: 未指定栏目或指定的栏目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