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
作者:张一兵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是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我的这一专题研究进程中,也可以明显分为两个异质性的阶须:一是早期在传统哲学解释构架中以简单化的态度去批判和证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时期,它主要表现为我在1990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折断的理性翅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和前期写作以及发表的几篇学术论文。现在看来,在这个研究阶段中,我的学术平台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我既没有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文本,也对现当代西方哲学了解甚浅,当我一口一个“错误”和“批判”的时候,其论断的可信度是可想而知的。更重要的是,我手中并没有真正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二个新的研究阶段是在我完成了“回到马克思”的理论工程之后重新开始的,准确的时间应该是1998年。此时,我已经初步完成了“回到马克思”的历史性研究工作,并且我手中已经获得了文本学解读的方法。这也使得自己在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步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
“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作者:董裕平 徐枫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年度重点研究项目成果。基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和表现特征,分析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深层矛盾,从历史演进和国际分析两大视角透视中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内外部环境,探讨“十三五”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与战略机遇。按照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协调金融体系内部结构改革,积极创新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大力提升金融业的市场化、综合化与国际化经营水平,有效统筹运用各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工具,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图片名称: 1850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各支部分布图
- 所属图书: 《 外国历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二分册 》
- 图片名称: 城乡消费水平比较
- 所属图书: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论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