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库>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文库
题名
作者
出版日期
点击量
操作
图书
陈霞
2023-08
6472
图书
2023-04
8235
图书
刘丰
2022-12
8043
图书
2022-01
8406
图书
2021-09
10762
图书
2021-06
7934
图书
匡钊
2021-03
8187

图书道教伦理:传统形态与当代新诠图书

作者:陈霞
出版日期:2023-08ISBN:9787522724065字数:340千字点击量:6472
关键词:  道教  伦理学  传统形态
简介:

本书上篇讨论道家道德哲学。“德”与“道”是道家最重要的哲学概念。老子大量谈到道德,并追问道德的根基。“道”作为根基具有超验性、形式性、包容性、非强制性、普适性、实践性等特征。道教继承并转化了道家道德哲学,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劝导“头上三尺有神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承担了社会教化的功能。中篇以道教劝善书为例探讨传统社会的道教伦理。下篇从生态角度对道教伦理进行新的诠释。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是“道物无际观”。道家道教“无为而治”、“损有余补不足”、“承负”、“周穷救急”、“贵柔守雌”、“天地财富观”、“返璞归真”、立足于责任和义务的弱人类中心论等诸多有关人与自然的思考能够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思想

收藏
购买

图书通论玄学图书

作者:王葆玹
出版日期:2023-04ISBN:9787522716381字数:635千字点击量:8235
关键词:  玄学  哲学史  魏晋时代
简介:

本书较全面地研究了魏晋时代的玄学,对玄学的渊源、背景、流派、人物、经典系统、笺注形式、作品、论题、学说及历史分期加以探讨,对东晋以后的制度化玄学也详加考辨。书中新见颇多,如说明玄学潮流中何晏与王弼分别开启了两个支流,前者注重才性论,后者注重性情论。作者认为东晋以后玄学仍继续流行,包括玄学在内的官方四学的建置与李充整理四部图书的史事有密切的关联。对于玄学与道教的关系、玄学与正统论的关系、玄学与唐代三教的关系等,作者也分别作了新的解说。此书为王葆玹先生最后的玄学研究代表作。

收藏
购买

图书经典与意义:礼与早期儒学的衍变图书

作者:刘丰
出版日期:2022-12ISBN:9787522710761字数:356千字点击量:8043
关键词:  儒学    战国时代
简介:

近年来在早期儒学的研究中,如何在吸收、借鉴新发现简帛资料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掘已有文献在战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礼记》(包括《大戴礼记》)对于战国儒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书以礼为切入点,比较深入地探讨了《礼记》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史价值,将其放在孔子之后,尤其是孔孟之间、孟荀之间的思想史发展过程中,以《礼记》为主要资料来进一步分析、落实早期儒家的分化与发展,同时以礼为沟通思想、经典与社会的桥梁,来深化礼学思想以及早期儒学史的研究,并由此探讨哲学与历史、哲学史与思想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展哲学史的研究。

收藏
购买

图书纬书的思想世界图书

作者:任蜜林
出版日期:2022-01ISBN:9787520382694字数:363千字点击量:8406
关键词:  纬书  思想
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整体上对纬书思想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根据现存纬书资料,按照中国传统哲学“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基本架构,本书对纬书的宇宙元气论、阴阳五行说、天人关系说、礼乐刑德思想、伦理观、历史观、圣人观等主要内容做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从而展现纬书丰富多彩的思想世界。宇宙元气论是纬书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也是纬书其他思想得以展开的根据。在纬书作者看来,宇宙万物皆从无形之气中生出,这种无形之气就是元气。阴阳、五行是元气的重要内容,也是元气生成万物的中间环节,因此,在宇宙元气论之后继之以阴阳五行说。礼乐刑德思想、伦理观、历史观、圣人观等都属于人类社会方面的内容。天人关系说则反映了纬书作者对于天人之间相互

收藏
购买

图书现代中国哲学研究论集图书

作者:李存山
出版日期:2021-09ISBN:9787520390323字数:362千字点击量:10762
关键词:  哲学  中国  现代
简介:

本书汇集了李存山先生研究现代中国哲学之成果,既有对冯友兰、张申府、张岱年、朱伯崑、牟宗三、唐君毅、成中英、杜维明等现代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的分析,也包括对传统与现代之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反思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李存山先生的学思历程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收藏
购买

图书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图书

作者:李存山
出版日期:2021-06ISBN:9787520386234字数:172千字点击量:7934
简介:

本书对商鞅变法改革和《商君书》思想进行综合性研究。商鞅是战国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国两次变法,力主“耕战”“富国强兵”,使秦国迅速崛起,为后来的“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商鞅是“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其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现传《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学撰写的著作,可视为商鞅学派的思想总集。商鞅学派虽不必为秦朝速亡直接负责,但他们专制、狭隘的功利主义文化政策和对精神文明、伦理道德的忽视,亦是秦亡的原因之一。本书结合商鞅变法史实与典籍思想,不仅细致勾勒出商鞅学派的思想内容,深刻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同时彻底反思了商鞅学派与秦二世而亡

收藏
购买

图书先秦道家的心论与心术图书

作者:匡钊
出版日期:2021-03ISBN:9787520380171字数:227千字点击量:8187
关键词:  道家  哲学思想  中国  先秦时代
简介:

在先秦道家的学术谱系当中,心观念的地位始终与道、气等观念相互纠缠,尤其是有关心气关系的思想通过稷下黄老学而对诸子产生广泛的影响。如果将先秦道家思想谱系内有关心观念本身理论构造的阐发称之为“心论”,则其基于此种理解之上的围绕心观念建立的修养方式则可直接利用原有的术语称之为“心术”,由这两个互为表里的层面出发,大体可见先秦道家心观念思想的逻辑构造,他们关注人心的根本目的在于精神性的提升与转化,而前者作为得道的场所,在与诸如魂、魄、精、气等相关观念的复杂关系中显示出了非凡的深度。本书在揭示这种深度的同时,聚焦于修身工夫问题,辨析心与相关诸观念之结构性关系,最终服务于对哲学之共性而非某种特殊的“中国性

收藏
购买
<1 > 跳转至共 1 页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