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东北地区文化抗战展现爱国情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29
收藏 纠错

  1931—1945年中国东北地区的文化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另一条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具有爱国情怀的中国人民,不论身份、年龄、阶层和民族,纷纷投身于抗战洪流中。东北地区活跃在文化战线上的知识分子虽身处险境,仍以各种文化形式广泛宣传抗战思想、启发人们的爱国意识。

  以报纸副刊为阵地发表抗日文学。以报纸副刊为阵地的文化抵抗是东北地区文化抗战的主要形式。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以金剑啸、姜椿芳等为先锋的文化战线上的知识分子立刻行动起来,进行反满抗日宣传。1933年8月6日,在中共地下文艺工作者的筹划下,《大同报》副刊《夜哨》面世。此后,在中共党员金剑啸,左翼文化界人士陈华、萧军等策划下,《夜哨》有计划地刊载具有反满抗日思想的小说、诗歌、剧本等。1933年12月24日,《夜哨》被日伪勒令停刊。

  《夜哨》停刊后,文艺界爱国人士更换笔名,继续在《国际协报》副刊《文艺》周刊、《哈尔滨公报》副刊《公田》、《黑龙江民报》副刊《芜田》、《大北新报画刊》等发表进步作品,揭露日本侵略者所谓“王道乐土”“共存共荣”“满洲乐园”等奴化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虚假宣传。1936年6月13日,在日伪警宪制造的“六一三”事件中,中共地下文艺工作者金剑啸、王甄海等被捕入狱,两个月后,金剑啸、王甄海在齐齐哈尔壮烈牺牲。“六一三”事件后,以报纸副刊为阵地的东北抗战性文艺作品走向低谷。

  伪满中后期,以报纸文艺副刊为载体的文化抗战再次兴起和发展。李季风、关沫南、田贲等都是伪满中后期文艺界抗日活动的突出代表。1938年,辽宁盖县青年作家田贲、于家麟联合当地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创办《星火》社,通过油印刊物,发表进步文学。田贲的作品高昂激进,表现出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抗战精神。1944年4月至5月,田贲、于家麟等《星火》社社员先后有30余人被日伪逮捕。田贲在敌人的酷刑下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可否认,在以报纸副刊为阵地的文化抗战中,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文艺界人士始终是文化抗战的中流砥柱。他们走在抗战的前列,以手中的笔为刀剑,引领人民走向抗日的前线。

  以戏剧、乐曲形式发出抗日呐喊。戏剧、乐曲表演等文艺形式具有形象感人、通俗易懂等特点。1931—1945年,中国东北地区文艺界爱国人士还利用戏剧、乐曲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抗日思想。譬如由金剑啸、舒群、萧军、萧红等人创办的半公开抗日剧团“星星剧团”“白光剧社”,曾先后上演了《居住二楼的人》《黄昏》《母与子》等,通过表演最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揭露日伪统治的丑陋和黑暗。著名京剧演员唐韵笙,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后羿射日》,以“不除日害,国无宁日”的台词召唤人们起来抗日。

  音乐舞台上最富有战斗性的抗日团体是哈尔滨口琴社。据黑龙江文史资料所载,1935年4月,在中共地下党员姜椿芳、金剑啸,左翼文化界人士袁亚成、侯小古的筹建下,哈尔滨口琴社成立。口琴社成立后,多次举办口琴演出,传播进步曲目。1935年10月,口琴社口琴队利用哈尔滨放送局邀请他们到电台进行现场直播的机会,成功地合奏抗日曲目《沈阳月》。尽管口琴社采取隐含的音乐表达方式,从事反日宣传,但还是引起日伪当局的追查。1936年8月,金剑啸牺牲后,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口琴社暂时解散。几个月后,在口琴队队长侯小古等人组织下,口琴社又得以恢复,并继续演奏如《快乐的农夫》《开路先锋》等进步作品宣传抗日思想。1937年,日伪警宪特务制造大肆抓捕共产党人的“四一五”事件,侯小古被捕,并被以第三国际共产党员罪名判处死刑,牺牲时年仅24岁。

  以讲台、社团为战场点燃抗日火种。1931—1945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东北时期,为宣传其“侵略有理”的殖民统治理论,任意编排图书内容,如在《满洲建国读本》中为其侵略东北狡辩说“满洲有时支配中国,而中国并非支配满洲。由此观之,满洲乃满洲之满洲,绝非中国之满洲”,妄图从幼小的学生开始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愚弄和奴化东北人民,进而达到永久占领中国东北的目的。

  针对日本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和险恶用心,爱国的教师们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以讲台为战场,通过传授具有中华民族思想的文化知识,告诉学生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血脉、要继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启发学生们的爱国意识。有的教师在授课时经常通过词句的意义向学生普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抵制日伪奴化教育,树立学生们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有的教师针对日本侵略者割裂中国的教科书,自编自选诸如《阿Q正传》《祥林嫂》《呐喊》等优秀教材授课;有的教师还在课堂上讲授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的故事,启迪同学们的反满抗日思想。

  组织读书会、建立秘密群团组织是教育界文化抗战的又一种形式。金剑啸在齐齐哈尔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成立的“漪澜读书会”,是中国东北地区较早的以“读书会”形式宣传抗日救国的学生组织。此外,伪满新京财务职员养成所毕业生陈树满、李逢春等人发起成立“全满读书会”。此后,“全满读书会”还在伪满新京工业大学、伪满盛京医科大学、伪满新京法学校部分学生中秘密成立了“读书小组”。“读书会”“读书小组”通过“传阅进步书籍”“交流读书心得”等公开活动的形式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1940年,伪满新京陆军军官学校吕殿元等7名学员,不满日本的殖民主义教育政策,发起成立了以“恢复东北失地和主权,驱逐日寇”为宗旨的“恢复会”,“恢复会”把“秘密传阅左翼作家的作品和革命理论书籍,启发会员的思想觉悟”作为第一项重要工作。仅一年多时间,即在同期180名会员中,发展了36名会员。此外,学生们还通过散发传单、秘密传唱革命歌曲进行抗日宣传。1942年12月,四平师道学校学生高世昌因散发抗日传单被日军杀害。即使是日本殖民统治的最高学府“建国大学”,具有爱国情怀的中国学员也以传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歌曲抒发抗日情感和爱国热情。

  1931—1945年中国东北爱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抗战,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恐慌。日本侵略者先后制造了“六一三”事件、“四一五”事件等数十起迫害文教界知识分子的惨案。但是,文教界爱国人士的文化抗战从未停止,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前夕。他们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志气,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形势。

 

  (作者单位:伪满皇宫博物院)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