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纹对称轴与“眉间尺”的神话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上作为对称轴的鼻脊线,形如立杆和竖立的圭尺,在饕餮纹两眉之间,很容易让人想起“眉间尺”神话。
鲁迅取材于古代神话的小说《铸剑》,就是讲述春秋战国时铸剑名师干将、莫邪之子眉间尺与黑衣人合作,最后杀了楚王为父报仇的故事。其情节悲壮惨烈、惊心动魄。
此“眉间尺”,即两眉之间的距离有一尺宽,是一个怪相人。据《吴越春秋》《搜神记》等古籍,眉间尺故事发生地在吴、越、楚三国。有学者研究,此故事也记载于西汉刘向所著《列士传》等古籍,而且发生于韩、魏、赵三晋之地。
据《列士传》,眉间尺又叫“眉间赤”(原文:“妻后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于屋柱中,得之。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间作“之间”而不作“间隔”理解。因此,传说中的眉间尺也可能是“两眉之间有一把尺子”的意思。
民间故事的产生和传播都不依赖于文字,主要凭口耳相传,刘向《列士传)、赵畔著《吴越春秋》都不能保证准确无误地写出故事人物的名字含义,仅《列士传》里就有两种意思“眉间赤”与“眉间尺”。故刘向、赵畔等人由于不知本原,将传说中的“眉间尺”误解为“眉广三寸”是有可能的。
如果从“两眉之间有一把尺子”的角度理解“眉间尺”,则“眉间尺”神话及其起源可能有更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能得到更为合理的理解和解释。即眉间尺神话可能反映了中原王朝与南方楚国之间的矛盾,商周饕餐纹可能是眉间尺神话的来源,那些饕餮纹都是“眉间尺”。
赵晔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年做过县吏,因厌倦仕宦,远避蜀地键为资中(今四川资阳)而著《吴越春秋》。眉间尺故事广传于北方和南方,甚至为避居蜀中的赵晔所知,其起源应该远早于赵晔、刘向,也因此才有很不一致的名字含义及故事情节。
由于刘向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其《列士传》改眉间尺杀楚王为眉间尺杀晋君,将故事写成眉间尺与晋君之间的恩仇完全在情理之中。《吴越春秋》的作者赵晔非中原人,也非楚人,其记载保持真实性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认为,眉间尺故事起源于饕餮纹及中原王朝与楚国之间矛盾关系的可能性很大。
作者简介:王先胜,四川邻水人,考古纹饰学创始人。现为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古代纹饰(远古-秦汉)、史前文化、传说历史、文化遗产、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著有学术著作多种,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古代纹饰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一句话推荐:
只需拥有一个知识体系、一种思路与方法,掌握6个(组)基本的图形、符号,就可以读懂大部分中国古代图案、纹饰,从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到秦汉时期。
专家推荐:
❖应该说把考古发现的各种遗存之上的纹饰,作为专门的考古学的“纹饰学”进行研究,王先胜在考古学界是非常突出的……考古学在推动人类史与自然史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科学研究成果,极大的扩展、深化了考古学研究。王先胜先生的《中国远古纹饰》《中国上古纹饰》就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而且他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史、人类史的许多方面,这是他的《中国远古纹饰》与《中国上古纹饰》研究的特色。应该说这类以考古发现资料为基础,多学科结合的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综合性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这类科学研究成果出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历史学部主任
刘庆柱
❖在考古资料的人文阐释和开掘方面,王先胜的《中国远古纹饰》《中国上古纹饰》是解读神话图像的最新代表,具有引领风气之先的标杆意义。它们侧重在梳理和解读古代纹饰的神话天文学意涵,归纳出六组基本图形符号……王先胜认为这六种图形符号的意蕴,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一直延续到夏商周和秦汉时代,基本没有中断。这对于认识包括汉字在内的华夏传统符号编码,带来有益的启迪。这显然是对文化大传统研究做出的重要拓展,有助于从符号编码系统和规则方面,重建大传统时代的文化文本。
——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叶舒宪
❖王先胜这两本书,是其二十余年研究的结晶,相当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解读了远古-秦汉纹饰,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应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述。其成就,包括资料的系统整理和介绍、研究两个方面。资料的整理,为后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打开史前文化宝库的钥匙和方便。对纹饰的释读和研究,又有许多杰出的、独到的见解,它们将起到引导学界开创一条新的研究方向的作用。万事开头难,不要期望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能作到十全十美,人人赞同。正基于此,我十分乐意向学界和读者推荐它们。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副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
陈久金
《中国远古纹饰》
2021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038833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远古(新石器时代)纹饰的知识性和探索性读物,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情况、研究方法与现状等,较为系统地梳理和解读各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纹饰、典型纹饰与一些特殊遗迹,同时也包含了图语、科学、艺术三个角度的归类介绍与解读。力求全面性、系统性、简洁性兼顾。
本书大体上阐明,远古纹饰乃史前人类知识文化(主要是数学、天文历法、易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的主要载体(天文星象崇拜及历法是其核心、根源与灵魂),其艺术性、美学特征、设计技巧等均服务、服从于前者。从而揭示远古纹饰实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与符号系统,不仅具有相对稳定、十分严谨的特点,在甲骨文产生之前行用数千年之久,余绪也下延至秦汉时期乃至更晚。
本书主要面向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可供高校相关专业或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选做教材或教学参考,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和爱好者参考。
全书篇幅50万字,其中文字32万字,黑白图片1360幅(组)、彩图27幅。
《中国上古纹饰》
2021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038836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上古(夏商周-秦汉)纹饰的知识性和探索性读物,主要涉及青铜器纹饰、陶器纹饰、玉器纹饰、漆器纹饰、汉代画像等,也涉及少数特别的器型、遗迹,上古纹饰与远古纹饰的渊源关系。力求较系统地介绍并有重点地解读上古纹饰,注重方法论及与远古纹饰的贯通性。
本书初步揭示,古代天文历法、易学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不仅是上古纹饰表达的主题、主要内容(纹饰设计服务、服从于这些主题和主要内容),也是上古社会精神文化的主要来源与构成,“诸子百家”尤其儒、道、易、阴阳五行、天人观等思想文化的核心、基底与之一脉相承。对龙、太极图、八卦、并封、饕餮纹、云纹等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图像或文化现象的起源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
本书主要面向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可供高校相关专业或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选做教材或教学参考,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和爱好者参考。
全书篇幅40万字,其中文字23万字,黑白图片900余幅(组)、彩图26幅。
试读(序言)
王先胜先生的《中国远古纹饰》《中国上古纹饰》付梓之际,他嘱我写序。
多年前,王先胜先生与我谈及他关于中国古代纹饰研究的一些想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早在世纪之交,2000年9月《四川日报》就以《老子太极图被破译》为题,报道了他在绵阳出土西汉木胎漆盘纹饰解读及老子太极图破译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并称“一部30多万字专门破译中国史前人类刻画的符号、记号、图画的专著即将完稿”。此后他先后出版了《中国远古纹饰初读》《中国上古纹饰初读》,20年后的今天,王先胜先生终于还了他多年学术之梦——《中国远古纹饰》、《中国上古纹饰》大作的出版,这是他在中国古代纹饰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作。
关于古代纹饰研究的学科属性,要看“纹饰”的“来源”,如果是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附有图像的文献),则不属于考古学范畴。而通过考古发现的遗存及其所附的纹饰,利用考古学方法先后进行“时空”及“纹饰”的“背后”与“人”相关的研究,则应属于考古学学科研究范围。因为纹饰与其相关的遗迹、遗物并存,当然这还要多学科、跨学科结合。因此,通过考古发现的古代遗迹与遗物之上的“纹饰”研究“历史科学”则属于考古学研究。考古学家研究考古资料中的“纹饰”是复原古代历史文化、探索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他们与“美术史学者从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观念出发以研究各种美术品相比,则有原则性差别。”(《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之夏鼐、王仲殊:《考古学》第3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因此可以说王先胜的《中国远古纹饰》与《中国上古纹饰》应属于考古学专著。
古代纹饰是考古学中“常见”的遗存,遗址中出土建筑材料上的纹饰、墓葬及其随葬品中之纹饰可谓数不胜数……应该说把考古发现的各种遗存之上的纹饰,作为专门的考古学的“纹饰学”进行研究,王先胜在考古学界是非常突出的。
考古学史揭示出人类历史是从“纹饰”(或称“画”)到“文字”,然后又“文字”与“纹饰”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轨迹。历史学界近年来提出的“图像史学”之“图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纹饰”。考古遗存中的“纹饰”与“图像”,是考古学分支学科的“美术考古学”的基本“材料”。从王先胜先生的《中国远古纹饰》《中国上古纹饰》二书的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是通过考古发现遗存上的“纹饰”,对涉及人类远古、上古时代的数学、天文学、易学、宗教学、哲学、政治学等人类历史诸多方面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深入研究。
近年来,有不少考古发现资料与天文学史、数学史、哲学史、宗教学史、心理学史等研究密切相关,一些学者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跨学科研究,提出、建立、形成了天文考古学、精神考古学、宗教考古学等考古学诸多分支学科,使考古学在推动人类史与自然史研究两个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科学研究成果,极大的扩展、深化了考古学研究。王先胜先生的《中国远古纹饰》《中国上古纹饰》就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而且他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史、人类史的许多方面,这是他的《中国远古纹饰》与《中国上古纹饰》研究的特色。应该说这类以考古发现资料为基础,多学科结合的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综合性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这类科学研究成果出现!
刘庆柱
2020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