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冬奥新篇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01-14
收藏 纠错

  “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2008年,一曲《北京欢迎你》唱遍了大江南北。从北京2008年夏奥会,到南京2014年青奥会,再到即将举办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一次又一次续写着奥运故事。为进一步推动体育理论研究,助力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和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强化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意义,1月9日,“北京冬奥会:体育与中国、世界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及线上同步举行。

普及奥林匹克教育

  普及奥林匹克教育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关键一环。奥林匹克教育围绕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主题展开,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传统和价值观为主旨,通过体育活动方式实现,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得到完善优化。

  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提出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相关要求,各地相继成立奥林匹克学院,奥林匹克教育工作成效即将显现。据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高峰介绍,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冬奥代表团已经在7个大项、15个分项、93个小项上实时入围,冬季运动竞技体育水平达到历史新高度,“三亿人上冰雪”的庄严承诺已经实现。

  北京2008年夏奥会不仅推动奥林匹克运动重点从获得奥运奖牌转向丰富大众体育和休闲体育,还提高了体育系统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同时让人们更加注重奥林匹克教育和奥林匹克价值观的培养。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人类学系教授苏珊·布劳内尔告诉记者,近年来,虽然北京体育大学等单位一直在宣传奥林匹克价值观和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但是普通民众对奥林匹克价值观的理解还有待深入。北京冬奥会的举行,是面向全社会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的最佳契机。

  针对如何开展北京冬奥会相关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原主任孙大光建议,认识、研究和分析北京冬奥会,既要把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北京2008年夏奥会联系起来,又要将其放在整个中国奥运现象之中来观察,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通过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实现身体教育和精神教育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奥林匹克教育、中国奥林匹克之路将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贡献独特智慧。我们要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奥林匹克文化普及活动,将奥林匹克教育以润物细无声方式渗透到日常教学与生活当中,为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擘画冬奥

  北京冬奥会作为我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又一重大标志性活动,同时也必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薛文婷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国际对话交流,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可为全人类提供理想的交流平台,对于促进不同文明和谐交融、不同国家平等对话及全人类友好团结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机遇。北京冬奥会正是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进行申办和筹备的,可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历史机遇和宝贵平台。

  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高等研究院教授黄亚玲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现代性的发展方式与路径选择上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以物为本”原则的发展方式。世界发展的终极目标指向的是全体人类发展,这是世界发展的根本,离开“人”的世界现代性发展将失去方向。因此,“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改革的重要主题。在2014年发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及2021年发布的《奥林匹克2020+5议程》中,国际奥委会将运动员体验置于奥运会的核心,同时提升运动员的主体地位,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奥运改革理念,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

  主题口号作为历届奥运会的重要标识,既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表达主办国、主办城市独特文化与理念的重要方式。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乔凤杰提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体现了“共享”“开放”的办奥理念,既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和愿景,以及追求世界团结、和平与进步的目标,也符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世界各国需要携手应对的共同诉求。

  践行着“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秉持着“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实践方针,中国始终推动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期待与世界各国携手“一起向未来”。北京也将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书写出新的奥运篇章。

  会议由北京体育大学主办,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承办。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