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为领导干部从思维方法角度增强政治领导本领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思维方法是知识的核心和灵魂,是关于如何进行思维的具体步骤和规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需要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把握好思维方法,提升“看家本领”,为认识、分析、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论“钥匙”,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创造性。
如何从思维方法视角认识和理解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领导干部如何全面准确地认识理解掌握思维方法,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正确运用思维方法?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海的新作《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研究》,尝试回答这一重要问题。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的学术专著,较为完整地构建起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的研究框架。
作者以思维方法视角切入,从基础理论层面分析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依据,着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实践中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相关论述作为研究主线和基础,系统剖析每一个思维方法的历史契合性与理论脉络承接性;讨论在运用思维方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反思每一种思维方法中亟须突破的误区与困境,避免由于认知误区而形成现实困境,为每一种思维方法的合理运用提供建构条件和参考路径。具体而言,这一著作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可以结合这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治理能力上的“三关”。
一是剖析思维方法中的历史关联。该书指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出现的时代背景,任何一个理论都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社会实践需要而产生的。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蕴涵的思维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当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的。所以,该书系统阐释和论述了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形成的理论基础、社会条件等,重点对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等思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方法的汲取和转化等方面分析。该书从逻辑起点、现实依据、现实土壤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等实践基础上分析科学思维方法理论体系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该书全面呈现了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形成和发展的深厚社会历史土壤,为我们认识掌握运用思维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二是凸显发展改革中的时代关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几代中华儿女的夙愿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该书立足实现新时代伟大使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直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凸显出来一些问题和矛盾,改革开放过程中诸多不稳定因素和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些盘根错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坚持和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运用正确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法,分析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进一步化解风险和矛盾,在积极构建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提出一系列有意义的见解。该书把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的建构放在解决改革的重点、难点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三是聚焦实践方法中的范式关注。该书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研究过程中,不受抽象概念和原则的束缚,而是着眼于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不受主观主义的影响去作单纯抽象思辨和逻辑推理,而是强调思维方法在理论上的效用性。该书不空谈理论,牢牢把握当今时代特征,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深化改革实践需求,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对照,深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出了一个理论映照实际和落实到实践的良好范式。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在论述具体的每一种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的章节后面,都有对这种具体思维方法的反思,反思坚持和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所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在运用这一思维方法时落入其对应的“陷阱”中去,这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认识这一思维方法,还为我们结合当今世情、国情,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地灵活运用这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维方法,提升领导干部“看家本领”等提供了有益启示。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北省城市传播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