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是创始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方式来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共同传承的社会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类型之一。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中,由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标识,凝聚着深刻的民族精神、蕴含着民族文化深层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民间音乐故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我国音乐学界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一种独特而深入人心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社会功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国民间音乐文化多维视角研究》(作者:李爽霞)立足湘南地区,深入挖掘民间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其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解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人民的情感与追求的内在规律,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研究视野扩大,通过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研究,追溯其在不同地域出现的根源和背景,并通过梳理分析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作品,达到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目的,是近年来国内民间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拓宽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
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是一个与汉民族有着根基性情感联系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瑶族人民创造了流传广泛、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歌谣。这些歌谣内容包罗万象,从人类起源、瑶族历史、祖先崇拜,到人物风俗、山川地理、生产生活、男女爱情等都是歌唱的对象。作者在对南岭地区瑶族歌谣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对以《盘王大歌》为代表的瑶族歌谣和民族礼仪进行研究发现,瑶族音乐传承了我国古代歌诗乐“风雅颂”的古老传统,不但反映了瑶族人民的时空意识、民俗礼仪和图腾崇拜等或显或隐的民族精神密码,更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
绵延数千载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创造,其中民族音乐便根植于各族人民的生活中,且贯穿于音乐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能够捕捉到民间音乐的影子,从最初的没有文字记录,仅仅靠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再到后来一些文人的音乐创作,最后到专业音乐人深入民间收集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创作。那些历经时间的流逝而积淀、流传下来的旋律,是一个民族情感最完美、最深刻的表达。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曾这样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把它编成曲子罢了”。我国的民间音乐发展至今,可谓丰富多彩、兼收并蓄。书中论述民间音乐分为“历史”与“文化”两条主线,纵向为历史演进时序,横向为音乐艺术文化分类。纵横两条脉络相互交织而又不混淆,具有相当强的结构性。作者综合运用民间音乐的历史文化作为考证,揭示民间音乐艺术在社会历史中的客观存在。在具体论述中,对众多民间音乐文化内容作了全面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教学指导意义。
作者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注重总结音乐文化发展规律,并关切深刻的现实问题。书中阐释了“民间音乐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的规律,并甄选了一些风格突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片段或者乐曲,从乐曲的创作背景及文化内涵出发,进行分析、比较鉴赏。书中阐述了古代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特别是在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集体劳动时,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动作,劳动号子产生的过程机理与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时,力求全面、详尽、准确、权威,鉴赏时意在加深读者对我国优秀民间音乐作品的亲身体验,以及对民间音乐的发展和对乐曲演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一曲曲承载着中国精神的民间音乐,不仅能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还能为中国架起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进入新时代,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民间音乐艺术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音乐涵养人性、浸润心灵;以音乐为镜,讲好中国民间音乐故事。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