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第四届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论坛在山东举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11-08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2日,第四届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区域国别学青年50人论坛在聊城大学开幕。

会议现场

  聊城大学党委书记关延平强调,自20世纪90年代起,聊城大学就开始进行区域国别研究,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先行者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聊城大学在太平洋岛国研究、北冰洋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成为首批获批区域国别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高校。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以及山东省首批重点新型智库建设单位,取得了系列荣誉,为“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落户聊城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在致辞中强调了区域国别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区域国别学已成为一门关键学科。该学科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特定国家或区域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研究,旨在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与交流。罗林认为,青年学者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锻炼跨学科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融入全球学术界。他期望通过这类论坛,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携手构建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努力开启区域国别研究的新篇章,从而促进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入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表示,区域国别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校院领导、学科带头人以及青年教师对当今高等院校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将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相结合。地方高校应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与对象国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我国地方政府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学研企政”一体化模式,使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将给高校区域国别学的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同时,科研单位应将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去引才、育才、炼才、成才,研究团队应做好长期扎根对象国进行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以推动学科的发展。地方政府应推出相关政策扶持区域国别学的发展,通过对博物馆、图书馆、海外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增强该学科的实力。

  与会专家报告内容涵盖了太平洋岛国研究、区域国别人才培养、AI技术在区域国别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多个议题。部分专家学者就“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译名问题”和“区域国别学专题馆藏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译名问题上,与会专家强调了统一术语、译名自主性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关于区域国别学专题馆藏建设的讨论,为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持和信息共享平台。

  闭幕式上,《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基础竞争力评价报告(2022-2023)》正式发布。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少峰表示,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认知至关重要,区域国别学的研究缩短了我们与世界双向奔赴的距离。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为国家的对外关系提供精确的学术支持和决策咨询变得极为关键。

  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区域国别学研究分会(筹)主办,聊城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北冰洋研究中心、加勒比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

会议合照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