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1-07
收藏 纠错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精神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和互动共生。高度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智力支撑,构筑起优渥的人文生态,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高度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尺和有力保障。社会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人的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极大提升。

  高度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引领

  在人自我完善和自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不仅需要获得外在的物质基础,更需要把握和关注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物质需求,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人还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需要精神的滋养与实践。当基本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人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全面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积极的社会力量,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部分人物欲横流,迷失自我。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高度的精神文明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社会层面来看,精神富有的人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反过来,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推动人的发展。从个体层面来看,精神富有的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认知,在社会发展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实现思想和观念的解放,深入挖掘人的潜能,提升人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度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高度精神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人的全面发展构筑了一个开放、包容、和谐的人文环境,为个体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一环境不仅体现了社会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融合,更彰显了对人性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弘扬。良好的人文环境,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民群众的心田,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和美的无限追求。在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遗迹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创作者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性深层次的探索。这些文化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得以升华,文化修养得以丰富。

  正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熏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进一步而言,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人的智力提升,使个人具备更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良好的智力条件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提升自我管理和认知能力,从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新的成长和进步。同时,智力也是个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石。在高度精神文明所营造的良好人文环境中,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释放。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不断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和创新。这种创造力的迸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衡量高度精神文明的标尺

  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也是高度精神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对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同时,马克思强调,人总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的,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制度制约着人的历史能动性。好的社会制度与环境可以激发人的能力,促进人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使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挥,也可以提高和改善人的思维能力、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说,人的各方面潜能的释放是人全面发展的表现,那么这个过程也是通过发展精神文明来实现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和人的综合素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了可能性。这表现为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显著提升,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不断增强,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从实践中创造精神财富和成果,社会由此形成高度的精神文明。在高度精神文明条件下,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情感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贡献自我力量,达到自我实现,进一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体的内在需求和基本权利,也是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更是衡量高度的精神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尺。

  (作者单位: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您所在的机构:暂无该资源访问权限! 请联系服务电话:010-84083679 开通权限,或者直接付费购买。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