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教育列表 >文化教育详情

推动中国式发展道路在全球发展中的实践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3-23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钟义见)为进一步凝练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探索的重大理论价值,推动中国式发展道路在全球发展中的实践,3月22日,由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欧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来自中国、德国、英国、奥地利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也是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建院40周年、吉林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它不仅关乎经济高速增长,更注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各国提供了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思路、新范例。

  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刘华新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正深刻地重塑中国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它突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单一叙事,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

  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教授刘文革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它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历史迷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启示。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尹应凯表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冬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一般性,但不是一味套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而是选择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