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哲学宗教列表 >哲学宗教详情

【大家印象·齐振海】真理、价值与文化的理论探索者(第一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3-26
收藏 纠错

  

  

结合实践进行理论创新

https://www.cssn.cn/zx/zx_rdkx/202502/t20250228_5855097.shtml

  各位专家学者,今天我们济济一堂,怀念齐振海老师,回顾齐振海老师的工作,纪念齐振海老师诞辰100周年。作为齐振海老师的一名普通学生,在接到这个会议通知以后,我的内心是无法平静的。齐老师的音容笑貌,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他带领学生们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情形,不断地浮现在眼前。

  回顾和追溯齐老师的学术研究历程,我认为齐老师理论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社会实践,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创新是他一以贯之的学术追求。他常说,理论研究贵在创新,理论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建树。他敢于坚持真理,这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他的理论自信。在跟随齐老师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觉得他的理论创新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原文阅读】  

  

认识论研究的开拓者

https://www.cssn.cn/zx/zx_rdkx/202502/t20250228_5855096.shtml

  我发言的题目是“我国认识论研究的开拓者”。金岳霖先生说,一个人的论著,其实就是他的自传。齐先生经过多方努力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系,这一点实际上决定了他一生的哲学研究跟自然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这是他的学术经历,看他所写的哲学论著,自然科学的例证往往是在先的,然后才是社会领域的一些事例,这是一个。第二个是他师从艾思奇,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保送他到中央党校哲学班,学习3年后回到学校,艾思奇的学风实际上影响了他的一生,刚才袁贵仁教授讲到齐先生文风“朴实无华、简洁明快”。正如老百姓说的,打下什么底就是什么底儿,你最初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这些东西是一种无形的传承,会影响一生。  【原文阅读】

  

师大哲学学科发展的一面“大旗”

https://www.cssn.cn/zx/zx_rdkx/202502/t20250228_5855095.shtml

  我觉得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才,对青年学者,如果你表现出积极的学术追求,他会全力以赴支持你。

  我留校工作以后,有一次我的导师于老师(于凤梧)说,这次你夫人估计调来没问题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大齐(大旗)也去学校找去了。我就把这个词先说出来,因为无论是赞成齐老师的,甚至有些对他有意见的,都叫他大齐(大旗)。我觉得这个词应该写入我们的学术史,北师大哲学学科的学术史。大齐(大旗)这个词实际上就是谐音,就是北师大哲学学科的一面旗帜。 【原文阅读】

  

  继承齐振海老师的学术遗产——纪念齐振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https://www.cssn.cn/zx/zx_rdkx/202503/t20250317_5858202.shtml

  袁贵仁老师提到,我们要开一个齐老师喜欢的会。所以,我特别希望齐老师的学生们能先讲讲亲身经历,让我们再次感受齐老师的精神。尤其是听了袁老师和韩震的讲话后,更觉得齐老师仿佛就在我们现场。

  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前沿是认识论,当时我热衷于研究认识论,在我心中,学术引领格局基本是“南陶北齐夏”,即陶德麟、齐振海、夏甄陶三位先生。在认识论研究中,我直接受到齐老师的影响,这一点我稍后会详细阐述。

  值得注意的是,齐先生还提出认识过程中的模糊性。当时有两位学者意识到这一点,一位是陶德麟老师的弟子李晓明,相对年轻;另一位就是齐先生,他在书中最早提出认识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知文化以及波兰尼的意会哲学密切相关。比如胡塞尔说一个女孩子楚楚动人,这种感觉并非通过计量得出,而是瞬间构建的“本质直观”状态,在认知过程中,大量认知是模糊而非清晰的。然而,作为后辈,我们也没有在这些问题上深入推进。  【原文阅读】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