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考古列表 >历史考古详情

以动漫“出海”向世界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04-01
收藏 纠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作为一种兼具强大叙事能力和视觉吸引力的媒介,凭借生动的视觉符号跨越语言障碍,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5年3月29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总票房突破154亿元,暂居全球票房榜第5位。“吒儿”出海有望冲击全球更高票房,充分彰显了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延展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跨媒介传播矩阵,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文明互鉴。
  国产动漫的技术跃升与文化基因解码
  国产动漫作为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转译装置,持续推动跨文化接受从感性共鸣到价值共识,其现代性转译与价值重构已成为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命题。《哪吒2》的成功在于通过文化符号的跨媒介转译实现了传统神话的叙事革新,其以中国神话体系为基础,通过对经典故事的现代化改编,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哪吒2》以“反抗命运、挑战权威”为核心主题,将哪吒的成长历程与现代年轻人的身份认同、社会压力等现实议题相结合,既保留了神话原有的精神内核,又选用了更符合当代审美的叙事表达。同时,影片重塑“灵珠与魔丸”“龙宫”“万妖冲鼎”等经典意象,在宏大叙事和情感表达之间取得平衡,赋予传统神话新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厚度。此外,角色塑造也更加立体,哪吒从传统的顽童形象转变为更具层次感的抗争者,而申公豹也被赋予复杂的性格和动机,成为更加人性化的多维角色。这种深入挖掘不仅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也让传统IP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新的活力。
  国产动漫的成功同样得益于中国动漫工业化的进步和新媒体传播的助力。在制作过程中,团队将特效制作回归国内,全片特效镜头多达1900余个,制作团队超过4000人,部分镜头打磨周期长达3年,凭借水墨光影、东方美学、流畅打斗等高质量视效获得广泛认可,实现了本土动漫技术的跃升,使中国动漫在国际竞争中更具自主性。此外,《哪吒2》的全球化传播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平台的力量,通过社交媒体二创、短视频传播、互动挑战等多种方式,使影片热度不断攀升。“申公豹挥鞭”片段在全网刷屏,哪吒形象登上《纽约时报》广场大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同时,跨媒介传播也进一步扩大了影片的影响力,影视内容、衍生品、虚拟互动体验等多领域联动使IP价值得到最大化释放。从社交话题的火爆到IP商业模式的完善,《哪吒2》在新媒体语境下完成了从内容生产到用户共创,再到文化消费的完整闭环。近年来,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长安三万里》,再到《哪吒2》,国产动漫不断探索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讲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哪吒2》的爆火证明,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当本土创作融入国际视野,中国动漫完全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向全球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
  我国动漫产业虽在国际市场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文化差异、翻译精准度不足、市场接受度壁垒等结构性挑战。如《哪吒2》的核心价值观在西方缺乏直接对应,影响观众理解,翻译问题亦加剧文化传播困境。同时,全球动漫市场长期由好莱坞主导,影响中国动漫的排片与推广。因此,我国动漫产业的全球化传播策略需以多维协同机制为核心,通过文化符号的现代性转译、工业化生产体系的优化、跨媒介产业协同生态的建构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育,系统性提升国产动漫的国际竞争力与文化辐射效能。
  其一,要以跨文化传播理论为框架,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新性编码与叙事重构,构建全球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国动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就必须在尊重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国际化的叙事方式。如通过寓言化、象征化的表达方式,使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核心精神与全球观众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同时结合现代社会议题,增强作品的现实观照属性,使海外受众能够在情感层面与作品建立联系。
  其二,打造国产动漫新质生产力,以高标准的工业化流程推动动漫作品的质量升级。动漫电影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文化内涵,更依赖于电影艺术的精细化呈现。要进一步提升国产动漫的制作水平,在电影内容生产上,需要更加深刻地挖掘故事内涵与叙事意蕴,使作品能提供深度思考和艺术价值。此外,电影的成功不应局限于票房表现,而应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动漫整体产业升级。通过完善工业化体系、提高制作标准,国产动漫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增强全球竞争力。
  其三,推动跨界融合与多维立体传播,构建多元化的产业链生态。近年来,国产动漫的衍生品开发和IP授权模式逐步成熟,以《哪吒2》为代表的作品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延展性。票房的成功不仅吸引了更多资本进入动漫领域,也促进了动漫与游戏、VR等行业的融合,进一步拓展了IP的价值空间。未来,中国动漫应充分利用跨界合作,通过影视、游戏、文创产品等多元载体,让动漫IP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形成长期的市场影响力。
  其四,培养跨学科文艺创作人才,推动动漫产业的持续创新。重点推进文学、历史、人工智能等学科与动漫创作的深度融合,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技术前瞻性的创作团队,使作品能够在文化深度、叙事创新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同时,要深化国际合作,通过全球顶尖团队的技术共研与叙事协作,提升国产动漫的国际传播效能,以创新表达激活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动漫产业的崛起不仅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也持续提升其全球影响力。面对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国产动漫需在内容创新、技术升级、跨界融合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并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全球化传播体系。未来,随着中国动漫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必将以更具主体性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焕发新的生命力,展现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于世华(报纸) 贾伟(网络)】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