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3月27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工作推进会在沪召开。与会专家以“深化协同共建机制,共筑马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马院发展与思政课建设开展交流,旨在推动校际结对共建任务走深走实。
结对共建工作要坚持服务大局,加强谋划。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表示,民办高校马院建设应继续锚定自身特色进行破题,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充分挖掘各校特有资源禀赋,善于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探索建立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间跨域跨校合作交流的体制机制。同时,牵头共建马院和协同共建马院之间可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课题共研、平台共建,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
“要把握好‘大手牵小手’结对共建机会,做好统筹联动。”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游昀之提出,要主动把握政策机遇,使民办高校特色马院深度融入共建体系,充分发挥其在结对共建新样态中的桥梁纽带和引领辐射作用,以高水平学科建设牵引马院整体发展,全面统筹推进制度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进而推动共建马院间的资源流动,力求实现聚力增能。
要以共建为有效依托,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强调落地落实。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李表示,需着力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教学竞赛—科研项目—育人成果转化机制,构建起课堂教学—文化传承—社会实践的育人链条,开拓出理论教学系统化、实践教学品牌化、教研成果项目化的发展路径,让校园文化润心、乡村文化铸魂、历史文化启智,形成民办高职院校马院建设和思政课教学特色。
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短强弱。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玉海认为,要立足民办高职院校马院和思政课建设实际,着力于补短板、强弱项,通过构建协同格局、搭建资源平台、探索跨校模式,让优质教育理念、教研方法由高水平马院向外辐射传递、落地生根,使民办高职院校马院获得靶向指导、精准滴灌,力求在精品课程孵化、教研课题培育、课堂教学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助力民办高职院校马院建设质量跃升。
会议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