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4-08
收藏 纠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原则。坚持系统观念,意味着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从全面分析改革问题、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全面形成改革合力等方面发力,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对改革发展大局进行统筹部署。

  一、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分析改革问题

  系统观念是科学揭示事物存在、关系及其规律的重要思想与工作方法。党中央基于对社会有机体发展规律的观察与分析,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系统观念这一科学方法论。从整体性、全面性视角出发,将其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加以运用。坚持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实践,运用系统观念全面审视改革问题,有利于实现系统性优化、整体性重构以及针对性完善。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就是要从具体问题中找出关联性,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统领,提升社会改革发展的协同效应。

  系统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是党制定科学决策、推动事业发展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秉持系统观念,深入剖析并妥善处理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类具体问题。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以及整体性推进,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突破重要领域改革,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协同发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明确将坚持系统观念确定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并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彰显了“坚持系统观念”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重要地位。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到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具体性的举措,从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到搭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架构,都充分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以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的进程中,党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并保持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然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诸多全新的问题与挑战不断涌现,凸显出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特殊与一般等关系问题。面对这些,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应对。要重视并加强各领域、各方面重大改革中的深层逻辑研究,坚持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要求出发,以解放思想为推动力,为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辟道路。在全面统筹和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工作时,要依据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来解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二、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社会制度体系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逐层整合而成的总体协调体系。其内容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式表现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和国防军队等各领域创新体制机制,发挥总体协调性,运用系统观念完善各领域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用系统思维谋划全局,持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整体性、全面性、长远性的体制机制适应我国改革发展大局,不断提升改革的综合效益。要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效性,就需妥善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其规律,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发展特色,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合理、科学的制度支撑。从改革全局和整体部署出发,加强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性。一方面,要确保各领域体制机制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要大胆革新各领域体制机制,使其契合时代发展特点和需求,推动不同领域的体制机制在步调上相互协同、相互适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从宏观调控层面精准把握主线和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时度势,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时代脉搏。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更为科学、高效、协调的体制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持久动力。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加强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密切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形成改革合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涉及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推动各项改革发展措施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凝聚强大的改革合力。要坚持系统观念,激发和增强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始终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为指引,将各项工作任务紧密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序展开。全力确保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实现上下贯通、条块协同、左右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最大程度发挥人才和资源整合的最优效能,推动各项事业稳步迈向更高水平。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激发各方活力,为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根基。在进一步全面改革过程中,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瞄准发展的总体目标。既要协同整合改革的任务分工、责任主体和部门单位,又要促进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深度融合,将社会各方面凝聚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进一步全面改革中,统筹运用和管理积极因素,及时改进并规避消极因素,确保充分发挥发展优势、突破发展难题,不断推动改革在攻坚期、深水区持续深化、优化。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调动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社会各要素有序、协调运行,发挥整体功能,形成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改革合力。要将系统内各部分要素有序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整体与各部分、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要更加注重运用系统集成思维激发改革合力,使不同要素朝着共同目标和首要任务奋进,妥善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共同致力于协调不同主体、不同方面、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持续增强改革后劲和长期稳定性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网络空间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1VMZ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