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列表 >要闻动态详情

《包容参与 协作共治——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5-04-09
收藏 纠错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3月27日,《包容参与 协作共治——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该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徐家良与华米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米力合著。 

  发布会吸引了来自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社区治理从业者及案例单位代表,围绕“多元参与、协作共治”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度研讨,为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学术智慧与实践启示。 
《包容参与 协作共治——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新书发布会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
  理论创新:构建社会治理的“中国范式” 
  据介绍,《包容参与 协作共治——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一书以现代社会治理转型为背景,系统梳理了从传统协作到现代共治的演变逻辑,提出“包容参与、协作共治”的理论框架。书中提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破解复杂社会问题的关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体的有机互动,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本、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治理效能提升。通过社会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等跨学科视角,作者剖析了协作共治的底层逻辑,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作者也通过解析多项源自近年来的实践案例,展示了这种治理模式的可复制性。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胡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华栋分别致辞。胡近表示,书中经验为理解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其以技术创新驱动多元主体协作的实践,体现了社会企业参与治理的示范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实践样本。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胡近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华栋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实践探索:数字赋能下的共治场景创新 
  与会嘉宾共同为新书揭幕。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载体,书中以实证调研项目为案例,展示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社会治理。例如,无锡文旅“四维一体监管闭环”、深圳福田区食药安全专业志愿者服务等案例,均体现了“技术+社会动员”模式在提升治理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中的显著成效。
与会嘉宾共同为新书揭幕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数字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治理关系的桥梁。”徐家良在发布会上表示,包容参与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让多元主体在平等对话中形成共识。书中的实践验证了协作共治理论在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场景中的可行性,为破解治理碎片化提供了新思路。 
  徐家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李本乾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分享。与会专家表示,协作共治理论回应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核心命题。要将学术理论与本土实践紧密结合,助力填补社会企业参与治理的研究空白,为数字时代的治理创新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专家们认为,以包容性参与激活社会资本、以制度化协作平衡多元利益,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书的出版将助力中国社会治理研究加快从理论建构迈向实践验证的新阶段,不仅为政策制定者、学者提供了前沿参考,更通过可复制的模式经验,为基层治理创新注入活力。未来将继续开展“协作共治”试点项目,进一步探索理论落地路径。      
参加《包容参与 协作共治——华米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新书发布会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陈炼/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

相关词

相关推荐

×
错误反馈
请支付
×
提示:您即将购买的内容资源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当前账户可用余额

余额不足,请先充值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请选择感兴趣的分类
选好了,开始浏览
×
推荐购买
×
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已有账号,返回登录

×
账号登录 一键登录

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
手机找回 邮箱找回

返回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