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八项规定如同一把利刃,斩向作风积弊,成为引领党风革新的重要力量,开启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新篇章。
八项规定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起点,八项规定以其严格执行和明确导向,为净化党内作风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后续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举措的出台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一,八项规定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纽带。八项规定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传递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根治腐败、改进作风的鲜明信号,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是党群联系紧密的重要体现。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等八个方面着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拉近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使政策更贴近实际;压减文山会海,腾出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八项规定有效遏制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确保党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夯实执政基础。
第二,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而八项规定则是这一伟大实践的起始点。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在八项规定出台前,党内一些不良作风,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损害人民利益、毒化社会风气、侵蚀党的肌体,并阻碍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以具体问题为“小切口”,以“滴水渐积成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的决心和毅力,以须臾不松懈、始终不松劲的韧性,以上率下,全国行动一盘棋,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写下作风建设新篇章、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八项规定以其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执行,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强烈信号: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从具体问题抓起。它开启了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为后续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举措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 “风向标”,体现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定决心。
八项规定引领党风革新的实践成果
透过八项规定实施的非凡历程,可以感知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逻辑,也能够看到八项规定犹如一阵强劲的清风,吹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作风积弊,引领党风革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
首先,有效整治 “四风” 问题。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纠“四风”一刻不停、寸步不让,带头立规矩、作示范,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紧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党形成良好的作风。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紧盯 “四风” 问题,从抓月饼、抓贺卡、抓烟花爆竹等具体问题入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对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行为严肃查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深挖细查隐形变异问题;同时,对办公用房超标、搞“半拉子工程”“面子工程”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集中纠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十二年来,“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被刹住,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被纠治,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认真,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的状况显著改变,许多党员干部从过去热衷于迎来送往、吃喝应酬,转变为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其次,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为反腐败斗争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整治作风问题,深挖细查隐形变异问题,发现了一批腐败线索,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形成了强大震慑。同时,以八项规定为契机,党中央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进一步打通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堵点淤点,推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加健全,有效提升智慧反腐、科技反腐水平。
最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员干部从“不适应”到“适应”,从“被动”到“主动”,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八项规定,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思想上得以校准,行为上得以规范,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党风政风的转变对社风民风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日益浓厚,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向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得到有效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炫富攀比等不良风气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文明、简约的庆祝方式。通过这些举措,群众对党风政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更加坚定,形成了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良好局面。
推动党风革新向纵深发展
八项规定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持续贯彻八项规定,推动党风革新向纵深发展,不仅是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一,加强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领会其内涵和要求,不断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将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践行八项规定,以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优良党风凝聚人心、引领社会风气。
第二,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八项规定落地生根。加强对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是确保其落地生根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享乐奢靡歪风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决不允许死灰复燃,决不允许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创新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对“四风”问题进行精准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的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四风”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让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无处遁形。
第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要长期坚持。要以八项规定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细化标准和要求,使制度更加科学、严密、有效;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完善;推动制度创新,针对作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同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更要下大气力抓落实、抓执行。有了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实执行,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因此,要锲而不舍地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使八项规定的成果不断巩固和拓展,引领党风持续革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办公室研究员)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赛音